Partial

人幣續跌 慎防變土耳其翻版

評‧析‧天下

發布時間: 2018/08/16

分享:

分享:

人民幣兌美元昨天跌破6.9大關,比今年高位已跌近10%。人民幣若繼續下跌,對中國金融系統穩定性影響不能忽視,內地不少學者指出,中國要汲取土耳其經驗,也要警惕特朗普發動貨幣戰。

土耳其爆發經濟及貨幣危機,一方面當然是與特朗普交惡,被美帝狠打而出事;但另一方面,土耳其經濟外強中乾才是死因。內地不少專家已指,中國經濟實力當然比土耳其強得多,但發展軌迹卻相類,在美元強勢人民幣續跌下,必須警惕成為土耳其翻版。

大搞基建地產 中土發展相似

內地智庫智谷趨勢一篇講土耳其的文章裏寫道:「這個國家曾比其他任何發展中國家都接近發達國家,為了經濟,它曾拼命印鈔票,大放水,大搞基建,房地產成為它的經濟支柱之一。然而,因為亂折騰,它似乎再也無法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其實,如果這段說話換轉來描述中國,似乎也一樣通用。

據資料顯示,土耳其的經濟規模在全球排第18,總統埃爾多安在2023年遠景規劃裏提出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土耳其要在2023年成為第十大經濟體。過去幾年土耳其投入大型建設的資金已經超過1,350億美元,未來五年的投資計劃則是3,250億美元。目前全世界正在建設中的十大超級項目(megaprojects),有六個都在土耳其。只是,過於依賴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由此興起的房地產,不必避免地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傷害。

事實上,中國自2009年大放水後,貨幣寬鬆帶來的後遺症近年也顯現,債務危機嚴重。經濟學者厲以寧昨天撰文指,由於幾年來中國也採取了中國式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得中國金融體系脆弱性早就無以復加,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隨時都容易引發。

民眾信心大減 中產消費力跌

目前,在美元持續強勢下,為了對冲貿易戰影響,央行讓人民幣有序下跌。有內地媒體指,首當其衝是很多房企都發了美元債。但是,大部分房企沒有遠期對冲滙率風險安排。媒體以世茂房地產舉例,世茂房地產2017年期末有美元債294.7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銀行借款229億和高級票據65.3億,利率分別為3.58%、6.89%。

按當時的滙率水平是6.53,如若市場普遍預期的貶值到7測算,期末世茂房地產將多還款0.9億人民幣。以2017年的數據為假設前提,2017年世茂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8.40億元,滙兌損失是0.9億,淨利潤就變成77.48億,下降1.17%。

更廣泛的影響是,人民幣貶值令民眾信心大減,也侵蝕了一般城市中產的消費力。對城市中產來說,A股很快就跌破2700關口,加上股市長期低迷,已喪失了投入興趣;P2P爆煲、理財產品縮水,有錢的按傳統思維還是投入樓市中最穩陣,負擔重的更要儲錢應付未來難關。結果下來,消費將繼續低迷,只有樓市一枝獨秀撑經濟。

回顧過去,金融危機先是滙率危機,然後是資本外流,流動性危機,資產暴跌,金融危機,最後是經濟危機。這個鏈條傳導的核心是資本流動。在中美貿易戰陰影下,特朗普對中國磨刀霍霍,貿易戰後可能打響滙率戰,人民幣若破7心理關口,危機隨時會爆發,就看央行會否出手保底了。

在美元強勢人民幣續跌下,中國經濟必須警惕成為土耳其翻版。(資料圖片)

撰文 : 高青

欄名 : 國情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