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特朗普發動冷戰2.0 或拖垮美國

國是港事

發布時間: 2018/08/21

分享:

分享:

美國對中國啟動新冷戰後,世界出現新的地緣政經格局,如美國教授Michael Lind所說,進入了冷戰2.0時代,與當年美蘇間冷戰1.0情況既類似又有很多差別,對世界及中國的影響為何值得探討。

冷戰2.0分3段 東綫西綫中綫

最近美國多方出擊,除擴大對華貿易戰外,又推動新一輪對俄國的嚴苛制裁,並激化了與中東大國伊朗及土耳其的矛盾。這反映冷戰2.0的三段式地理分布:東綫中美沿東海、台海及南海對峙,西綫俄國與西方在歐洲對峙,中綫乃中俄合力在中亞和土耳其、兩伊與巴基斯坦的弧帶與美國爭奪。

當前東綫主要熱點在台海南海,中國面對美國主導但似有若無的印太四國鑽石聯盟。西綫主要熱點在烏克蘭,俄國直面北約。中綫與由中俄主導的上合組織有很大重疊,乃中美及美俄冷戰的滙合點,和中俄與美國爭奪第三方(即其他國家)的熱點。

美激怒土伊巴 中俄勝券更穩

最近美國同時激怒了土伊巴等三國,令中俄在爭奪中更穩操勝券。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於8月恢復對伊制裁。美國與土耳其本已因各種事件關係惡劣,最近又因美教士在土被囚進一步惡化,美國加大對土關稅壁壘,令土視為發動經濟戰。巴基斯坦與美國近年因反恐爭拗關係轉差,最近又因美國阻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援助再惡化。土耳其為北約盟國,而巴亦為長期盟友,關係弄致今天境地均主要是因美國霸道所致。目前伊朗受壓尤大,中俄必合力保之,不能也不會放棄,否則中綫抗美同盟有全綫崩潰之險。

穩定土伊巴三國後,中俄將可伸延影響力至阿富汗及南面的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及卡塔爾等更多國家,而敘利亞乃目前美俄代理戰爭的重點。

歐亞大陸集團形成 無懼美施壓

無疑冷戰鬥爭與第三方爭奪遍及全球,但上述三綫乃其核心區域,對剖析冷戰進程及前景有重要意義。有幾點尤值得注意:

(一)中俄背靠背抗美,雖非聯盟卻令美國要兩綫作戰。上世紀中蘇曾有短暫聯盟(主要是50年代),但當時中國仍很弱小,而蘇聯經濟也遠不及美國,今天中俄合作實力相對美國比例勝當年。

(二)形成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地緣政治集團。上合組織加上土伊等中東國家,佔全球的土地、人口及GDP很大比例,有足夠潛力成為以新興經濟為主體的世界政經核心地區,無懼美國施壓。

目前集團正通過各種渠道、機制包括上合組織推動合作,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因對接俄國的歐亞共同體概念而加快進行,中巴及中俄蒙等經濟走廊建設,亦取得進展。通過俄國及中亞的中歐火車班列及其他鐵路連接穩步擴大,令歐亞陸橋及鋼鐵絲路的發展前景日佳。中俄還合作開發北極資源及北冰洋航道,開拓以另一聯接歐亞的冰上海絲。安全及政治合作進展更多,且將隨經濟及人文交流發展再上層樓。

(三)催生中俄歐一體化發展。從長遠看,依託中俄及上合促進歐亞大陸各種交流,最終可催生中俄歐一體化體系的發展。

中歐合作一直深入發展,存在的一些分歧並非根本性問題。歐俄關係本亦穩步發展,但因美國搞鬼弄出烏克蘭危機後受阻。到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情況又變,歐美間隙擴大,令歐洲要走自己的路,有利中歐淡化分歧強化合作,也或有助緩和歐俄矛盾。如有機會促成中俄德G3協調架構,便可由三大國聯手引領歐亞大陸走上融合之路。這符合大陸上廣大地區的國家及人民利益。

美國時代終結 貿戰成催化劑

美國走向孤立主義其實有利歐亞融合,也將讓主導人類文明歷史發展的角色由新大陸回歸舊大陸。隨之「美國時代」亦將終結,而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很可能是這重大轉變的重要催化劑。

美國正不斷惡化與中俄關係。除不斷加強對華貿易戰外,最近又借英國毒藥事件新增對俄制裁,同時激化美中及美俄矛盾。美國又積極擴軍備戰,今年來已有兩大突破,一是年初時出台的報告要重新提高核武建設及其地位,逆轉了奧巴馬時代淡化核武在軍備中角色的取向。二是在8月宣布建立第六軍種「太空軍」以籌劃太空戰爭,翻抄列根時代的星戰策略。

美國看來忘記了其國力有限,已承擔不起冷戰重負。冷戰1.0拖垮了蘇聯,冷戰2.0將拖垮美國。

美國最近加大土耳其關稅壁壘,令土耳其視為發動經濟戰;美不斷將戰綫擴大,可能承擔不起,「美國時代」恐終結。(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欄名 : 中美博弈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