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希臘真脫困? 歐洲麻煩續來
發布時間: 2018/08/21
歐洲穩定機制(ESM)宣布,向希臘發放的最後一輪貸款昨期滿,希臘已可自力更生。惟希臘問題雖或見底,內傷實未癒,加上土耳其風暴和意大利隱患,歐盟和歐元的麻煩仍沒完沒了。
希臘去年開始擺脫了經濟衰退,至今年首季已連續5季經濟錄得按年增長,今年首季增長更升至2.4%;去年初步財政盈餘〈未計要支付債息〉達經濟(GDP)的3.5%,高於援助計劃要求的1.75%。
希債務仍沉重 人才嚴重流失
實際是否那麼理想呢?希臘問題其實仍嚴重。首先,希臘去年GDP仍較8年前即危機爆發前下跌四分之一,比30年代大蕭條時的美國更糟。失業率雖從2013年中的27.8%大幅回落,但仍處19.5%的甚高水平。債務則升至GDP的180%。
希臘過去8年在「三巨頭」(即歐盟、歐央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壓迫下,確進行了不少改革,如大削政府編制和開支,但既有問題仍未解,亦帶來新的困難。未解的問題如所謂侍從主義(即以利益換取政治支持)仍嚴重,企業經營環境在歐洲仍然落後等。
新的困難包括政府削赤要大幅加稅,希臘企業與個人稅率已是歐洲最高之列。而長達8年的調整期不但令近40萬人移居國外就業,其中大部分是專業人士,人才大量流失,且據IMF估計,希臘2016年的結構性失業比例為15%,要20年時間逐步下降,此基本上摧毀了整整一代人。
土意困擾歐盟 歐元沽壓難消
IMF上月報告更指,若經濟增長不符預期或利息升得快,希臘便可能需要新一輪債務寬減。現時宣布脫困,可以說是歐盟與希臘的政治產物,因歐盟需藉此增加各方對歐盟體系的信心,希臘執政黨亦望提振明年大選選情。
歐盟禍不單行,希臘頑疾雖可能復發,惟短時間內不成問題,但近期卻受土耳其與意大利問題困擾,且都是政經交錯的難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強人管治令其與美歐難以和解,經濟危機有繼續惡化的風險,且會禍及歐美銀行。對歐盟更大威脅是意大利,其外債高達21,778億歐元,約GDP的131.8%,但外儲僅得1,250億歐元,已多番要歐盟和IMF相救,其民粹政府更將熱那亞塌橋,歸咎於歐盟對成員國的財政限制,意圖漠視歐盟規條,再大增開支,令債務問題更形惡化。
歐元近日雖反彈,但既有遠慮,亦有近憂,恐怕仍脫不了弱勢。
欄名 :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