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商廈租金又破頂 缺地豈止住宅

評‧析‧天下

發布時間: 2018/08/22

分享:

分享:

貴絕全球的中環甲級商廈租金又再破頂,最新呎租為225元。甲級商廈租金飈升,反映本港缺的絕不只是住宅地,故拓地既急在眉睫,更要全面。

中環甲廈短缺 僧多粥少價升

本港甲級商廈售價與租金冠絕全球大城市,早已超越紐約倫敦,例如今年中一份全球寫字樓租用成本年度調查報告便指出,中環以每年每平方呎303美元,執全球牛耳。本港商廈租金就像住宅租金一樣,高處未算高,中環甲級商廈個別最新呎租,已創下225元的新紀錄。

中環甲廈租金不斷上升,一方面是絕少新供應,另一方面是需求升個不停,尤其近年內地企業大舉來港,大企為顯身份地位,都不惜千金在中環租甚至買甲級商廈,僧多粥少自然令商廈價、租飈升。

不少企業包括跨國巨企,部分部門已被高租金擠出中環甚至灣仔,部分遷至鰂魚涌,部分過海搬至東九龍,最近亦有新趨勢移往黃竹坑,這些地區的商廈供應追不上需求,令非一綫商廈的租金亦水漲船高。簡言之,就是全港商廈租金都在上升。

而這只是當下情況,據港府《香港2030+》估計,包括甲級寫字樓、商貿及工業用地的整體經濟用地需求達457公頃,估計供應卻只有200公頃。此457公頃的估算還未計及國家政策如大灣區一帶一路的落實,將帶動的額外需求。

如商廈等經濟用地供應持續滯後,相關租金只會續升,令本港營商成本愈來愈高,近年部分跨國企業將一些部門遷離本港到鄰近地區如新加坡,情況恐愈演愈烈,伴隨流失的還有高薪崗位,造成本港經濟以至民生的損失。

市民對土地不足的關注,集中於住宅用地,此可以理解,畢竟市民最切身感受到的是愈住愈貴、愈住愈細,生活質素不升反跌的困頓。但在拓地討論中,經濟用地以至基建及設施用地,不應受到忽視。

為下一代準備 填海不可避免

現時有一種說法,認為缺的只是230公頃住宅地,並非1,200公頃,故不用填海,但此明顯忽略了非住宅地,包括商廈等經濟用地的嚴重不足。其實,若要人均居住面積不細得那麼第三世界、營商成本不那麼高絕全球,1,200公頃已絕不夠用。拓地是為下一代居住與經濟所需作準備,各界應理性、全面考量,盡快得出結論推行。

欄名 :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