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語錄
發布時間: 2018/08/29
前幾天有位病人問筆者有沒有甚麼中醫經典的語錄,令筆者回想剛入門時須背誦的一大堆中醫理論。
還記得當年筆者開始讀中醫基礎理論的時候,看着一些似懂非懂的中文,猶如一篇篇宇宙文字般,一臉茫然摸不着頭腦。當時的教授便叫我們一班學生要先背誦,「雖不懂、先相信、後試行、再驗證、續創新」,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把行醫經驗累積,在醫學上不斷求學,改進、實踐及驗證。
雖然現在的我,已經有將近二十多年的臨床,但我依然抱着這些法則來當一位中醫,不斷驗證、續創新,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的不斷進步。今天的我勝過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也比今天的我更好,時至今天,我仍堅持相信中醫是醫學的真理。
回望過去,路是走來不易,但我仍有感當年選對了這條醫者之路。這種對醫術執着的追求,亦讓我在企業發展上應用,抱持「不輕言放棄」及「不斷進步」的態度。
中醫必記經典語錄 !(摘錄)
●久病必虛、久病必瘀、久病及腎、久病入絡。
●疏肝勿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疏肝和胃,理氣養陰)。
●肝随脾升,膽随胃降。
●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
●行氣則後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見肝之病,知當傳脾,當先實脾。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諸花皆升,唯旋覆花獨降。
●脾氣喜升,胃氣喜降。
●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濕而惡燥。
●怪病多由痰作祟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百病生於氣
●諸厥固洩,皆屬於下。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久病先針足三里
●兵無向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
●治濕不利小便,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
●汗藥宜早,下藥宜遲。
撰文 : 張琛 註冊中醫師
欄名 : 醫琛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