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糭子節
世情館
發布時間: 2019/06/10
端午節一大早,電話叮咚一響,甄妮傳來一條短訊:端午節快樂!我便回她一條:吃糭子快樂!
後來一想,端午節是因屈原投江之死而起,原本是不應該快樂的。但人們只要有節可過、有假可放,就理不得這個節日的出典原由了。這也不是現代人才這麼沒有心肝,自古以來,端午節都要熱熱鬧鬧才像樣的。
賽龍舟熱鬧、吃糭子也熱鬧,演神功戲就更加熱鬧。這些熱鬧都因為一個楚國大夫投江死了。
這種事情你要是在端午節賽龍舟賽得興高采烈的時候,說給一個外國人聽,他一定以為死掉的楚國大夫是個壞人。當然,這個外國人不包括韓國人,因為韓國人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說端午節是他們的文化遺產,你跟他們說屈原的故事,他們會說你在造謠,或者,你把屈原說成是韓國人,他們才相信。
端午節中午,天氣好得藍天白雲,陽光燦爛,但也暑熱蒸騰,不想外出。大婆問我想吃甚麼?我說吃糭子好了,家裏冰箱裏有各種糭子,鹹甜兼備。於是就蒸了幾隻,吃着應節。然後,電話叮叮咚咚響,又都是「端午節快樂!」屈原如不投江死,也會氣死了。
撰文 : 李純恩
欄名 : 天地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