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特朗普不可信 華不急於有協議

評‧析‧天下

發布時間: 2019/08/09

分享:

分享:

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變臉,包括將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人行昨終把人民幣中間價亦定於7算以上,反映北京企硬和強化打持久戰的準備,中美貿易戰以至貨幣戰惡化的風險上升。

貿談不抱期望 北京連番出手

人幣官方中間價破7算,可以理解為只是反映市場方向,符合人幣滙率機制的運作。但人行可以「逆周期因子」調控中間價,在華府已因人幣市場價周一在北京引導下破7算,隨即在周二反擊,宣布將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人行昨仍將中間價破7,宣示立場的味道甚濃。

在6月底G20峰會習特會氣氛良好,上月底上海的中美貿易談判達成9月再開會的共識,惟特朗普上周卻突然反面,宣布於9月開始對餘下3,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10%關稅,更不排除逐步加至25%,北京很可能已認為特朗普不可信任,難與他達成北京可接受的貿易協議,以至即使達成,特朗普亦隨時因應連任選情又再反覆。

可能正因對談判已不抱期望,北京才連番出手,即時停買美國農產品,更讓人幣重啟貶值方向,以消減美國再增關稅會對中國出口的打擊。

同時,內地亦有日趨主流的看法,認為時間在中國這邊。特朗普有明年底大選爭取連任的重壓,而雖然據蓋洛普民調顯示,6月農民對特朗普的支持度為54%,仍高過全國支持度的42%,但農民因受中美貿戰傷害而不滿的聲音日增。

美國出口至中國的農產品在今年上半年下跌了13億美元,農民深憂將長期失去中國市場。美國主要農業組織已公開警告,共和黨的重要支持者(即農民)正對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失去耐性。農民是特朗普的主要基本盤,愈接近明年底大選,特朗普將愈有壓力要與北京妥協,讓中國重新大買美國農產品。故內地有分析認為,北京不急於達成協議。

為經濟應妥協 博弈推向硬碰

特朗普方面,由於國內朝野不滿中國佔主流,若特朗普高調對華施壓不果便退縮,不能不擔心被有意問鼎總統寶座的民主黨人群起攻之,故短期內未必願減低對華火力。

因此,雖然從理性的經濟角度,中美盡快達成一些妥協,避免下月貿戰升級,對雙方都有利。但中美正在博弈,背後更是中長期國力與國際影響力之爭,由疊加籌碼走向硬碰的風險正不斷上升,投資者要繫緊安全帶。

欄名 :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