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經濟下行痛楚現 派止痛藥換時間
發布時間: 2019/08/12
本港受到中美貿易戰和暴力示威夾擊,零售首當其衝受到衝擊,港府正試圖雙管齊下,一邊止暴制亂,一邊準備推連串措施穩經濟;若港府不針對病源落藥,即使派錢也難刺激消費。
林鄭打經濟牌 冀給予新機會
特首林鄭月娥昨重申,香港正處於外憂內患,經濟下行風險比沙士和金融海嘯時更嚴峻,呼籲珍惜香港和熱愛和平的市民,齊心維護家園。她日前已透露將於10月宣讀施政報告時提出大膽措施提升經濟活力和改善民生。
香港經濟當前受到中美貿戰大氣候、及反修例風波的小氣候衝擊,GDP仍有0.6%增長,失業率處於2.8%低水平,但情況尚未去到沙士和金融海嘯般,GDP增長分別下跌0.6%和7.8%、失業率高達8.4%和5.43%的嚴重地步。
林鄭大打經濟牌,目的是想藉此點出經濟轉差,8月訪港旅客量急跌31%,市民亦因不敢外出消費,零售生意額急跌20%至50%,中小企已開始減薪,情況持續下去將出現倒閉潮。林鄭預警經濟前景非常不妙,最終基層飯碗可能不保,希望令原本支持示威者的市民急轉軚,並透過暗示派錢,來爭取市民給政府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今次病源與之前危機不同,沙士是疫情衝擊所致,金融海嘯則是外圍經濟衝擊引致,今次源頭來自中美角力和本土政治危機,經濟下行壓力亦比之前更麻煩。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手促成,非港府可左右,林鄭唯一可處理的是反修例風波。現時多方已譴責近日的一連串暴力行為,林鄭就算開出派糖甚或派錢的期票,卻是治標不治本。
即使港府真的派錢,若暴力示威持續,堵塞交通,無法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市民依然不敢跨區消費,更遑論吸引遊客來港消費。盡管港府透過多個支援基金來幫助中小企發展品牌及開拓市場,問題是收入大減,支援只是減低成本,讓企業可多撑一些時間。
示威倘不平息 派錢難谷消費
若港府不源頭落藥,問題難見曙光,即使對企業作出補貼或向市民派錢,效果不明顯。盡管如此,港府仍有需要這樣做,因大氣候既非港府可處理,而小氣候的長期問題牽涉社會深層次矛盾,非一時三刻可解決;當社會已開始感受到經濟急速惡化的痛楚,港府唯一可做的,是派糖或派錢,藉以止痛藥紓緩痛楚,爭取時間處理。
欄名 :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