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攬炒」損港經濟 官民齊謀息亂

評‧析‧天下

發布時間: 2019/10/09

分享:

分享:

香港內外交困,港大下調本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為零,此恐已屬萬幸,因零售等急跌,負面影響滲向各行業。港府設法提振經濟,官民各方更須反思如何降溫政治風暴,為經濟民生止血。

港大再降預測 全年料零增長

港大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昨發報告,指中美貿戰、環球經濟放緩和本港暴力示威,下半年出現負增長難免,估計全年增長為零,是今年第四度下調。事實上,財司陳茂波8月已將全年經濟增長,由2%至3%下調至0至1%。

港府和港大先後紛下調經濟增長預測,皆因零售等急速惡化,底因有二。其一,環球經濟放緩疊加本港暴力衝突持續,訪港遊客大減,如8月按年急挫39.1%,十一黃金周遊客大跌31.9%。紓解暴力衝突未見曙光,更迫使當局取消單車節和美食佳餚巡禮兩項大型活動。情況若持續,料聖誕旅客繼續冷清。

其二,除旅客消費外,貿戰打擊經濟以及暴力衝突挫損市道,亦累及港人消費,市民不敢亦難有興致解慳囊,8月本港零售業銷售總額便錄得破紀錄的大跌23%。過去一周暴力行動升級,破壞個別商戶、銀行和港鐵站,導致無數商場出於保安理由一度暫停營業,零售、餐飲、娛樂等行業進一步雪上加霜。

旅遊、酒店和零售業都進入寒冬,第三季幾可肯定按季負增長,更令人不安的是冷風正滲向更多行業,第四季恐亦難逃負增長。

失業潮倘湧現 基層首當其衝

例如,內地人來港意慾減,令專為內地人服務的保險代理人生意急瀉70%;前景不明朗下,股市成交量由首7個月的日均931.5億元,減至8至9月的811億元;社會動盪催化樓市調整,樓價在6至8月間累跌近3%。

各行各業受挫日深,政府固須繼續出手支援,但此只能減低營運成本,無法刺激生意回升。商戶若續看不透前景,與其繼續苦撑而揹多點債務,恐寧可結業,此勢掀裁員結業潮,令失業率急升。

港人無法左右貿戰,但平息政治風暴則是大家心中的所想,最大責任是港府,在警方嚴正執法外,更須設法緩和事態,降低示威者與市民怨憤。示威者和市民亦須明白,洩憤式「攬炒」只會令經濟更嚴峻,固無人能倖免,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基層。一旦失業潮湧現,社會經濟代價高昂,大家須速覓平息風暴方法。

責任編輯:李勝君

欄名 :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