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推廣太極 活躍舞台劇界

倪秉郎退休後 珍惜光陰重養生

退休族

發布時間: 2019/12/04

分享:

分享:

倪秉郎,80年代港台著名DJ,先後任職電台及電視部,是中文流行曲在香港的重要推手。郎哥2015年榮休,告別37年的繁忙廣播人生涯後,他即再續跟舞台的未了緣。而為了養生,他又勤習氣功,並致力推廣太極。他強調要善用時間,作出更多新嘗試,絕不會讓自己停下來不用腦。

「我是2015年5月30日退休的。我屬於合約公務員,早就知道60歲便要退休,但我卻從來都沒有特別為退休預早計劃。」64歲仍有一把清亮靚聲的倪秉郎,一派隨遇而安的心態。

他自嘲:「我是那種『好似唔太夠錢退休的人』,但我又會諗,就算不夠錢在香港繼續退休生活,都應該夠錢住台南的。」而他退休後第一件事,就是向太太請假兩個月,獨個兒去台灣、澳洲及嵩山少林寺,練功、打坐,靜靜地思考人生下半場的路應該怎樣走。

退休後禪修思考下半場

倪秉郎人生上半場相當精采。他熱愛武術,16歲便去武館學中國功夫。他少年時也愛上戲劇,當過配音員,讀浸會學院傳理系(浸會大學前身),1978年加入香港電台工作,主持《中文歌集》等經典節目及演出多個廣播劇,憑着一把靚聲以及對中文歌曲的敏銳觸覺,成為著名DJ及監製。如尤雅、劉家昌合唱的國語歌《在雨中》,以及蔡琴的《你的眼神》,皆因為郎哥在節目中率先推介繼而在港流行起來。

1997年,在港台當香港電台特級節目主任的倪秉郎,移民加拿大,2001年回流返港,在港台電視部任職高級電視節目監製,因為對武術素有研究,便監製了《功夫傳奇》系列和《修行》節目,也因此愛上禪修,還開始對佛學大感興趣。

其實,倪秉郎已習太極逾20年。事緣他在加拿大工作期間體重大增至158磅,膽固醇超標。為健康着想,他跟隨太極師傅勤練太極,再加上游泳、踩單車、節制飲食及充足睡眠配合,兩年內成功減磅至130磅,膽固醇回復正常水平。自此,他更加不間斷地練這種結合身心靈的運動。

教太極強身養生

他指出:「太極最好的地方是幫助你身體協調。若果身體不協調,很容易血脈阻塞。第二,是令人心境平靜;第三,是有助和身體作出溝通。人身體不健康通常都是因為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訊號,而打太極拳會感應到身體部位舒不舒服。」

為推廣太極這種養生運動,郎哥在2016年時就曾應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彩齡學院擔任「星級導師」,跟長者分享太極養生法則,教授練習簡單吐納、拉筋及關節活動。此外,他也曾開設私人班,教過不少門生。

談到舞台劇,倪秉郎更是興致勃勃。他說80年代當DJ時,因為有知名度而獲邀演舞台劇。90年代初,他獲獎學金,停薪留職去美國大學進修戲劇3年。90年代中學成歸來後,演出機會更多。他更曾憑着《廿三樓・搞笑友》及《羅生門》分別獲得香港舞台劇獎喜/鬧劇及正/悲劇最佳男主角獎。

再續舞台未了緣

不過移民加拿大那3年,他完全沒有碰過舞台劇,2001年回流返港後,加入電視部發展,他更形容是他人生最大的轉變。「因為一切要由頭開始學起。以前做電台推廣中文歌時,港台屬於強勢,但電視部卻是處於弱勢,所以我在待人處事態度都要改變。」

為了集中精神應付工作,他足有14年完全沒有再踏舞台。郎哥感歎說:「一個演員,在46歲到60歲沒有做舞台劇,等於浪費了他的黃金時間。」正因為他覺得「對唔住自己」,所以退休4年多以來,他一共演出了8齣劇,雖然多數演配角,但勝在角色多變有發揮。

倪秉郎自言演出方面自我要求高:「60歲後做舞台劇,要很小心選擇,因為做一齣劇,前前後後要花多個月時間,所以要懂得選擇,而且一定要演得好。我80年代做舞台劇時是沒有演藝學院畢業生的,現在的對手很多演藝學院畢業,我會用很多時間分析劇本、練台詞,因為唔輸得。」

生活要有規律

郎哥坦承喜歡做舞台劇跟虛榮感有關,但同時,演戲對於長者來說也算是舒服的工作,再加上一定要用腦記台詞,又着重團體溝通和表達能力,是相當有益的活動。

倪秉郎自言看到父母都活到約85歲,如果他也差不多,便大概尚有20多年可以玩。「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善用時間,不做以前打工時做的事,盡量嘗試新鮮事物。」

最後,郎哥奉勸各退休人士不要因為不用朝九晚六上班,便過着放縱生活。「生活有規律,人才會健康,人的身體很脆弱,凡事要量力而為。」

作者:胡慧雯

責任編輯:招美寶、李越樺

倪秉郎退休後不愁寂寞,除了教太極、演舞台劇外,他也身兼香港武術聯會執委,以及亞洲武術聯會市場及推廣委員會委員,為推廣武術出力。(湯炳強攝)

倪秉郎在港台工作了30多年,他(左二)曾是二台《青春交響曲》節目的DJ之一。(相片由港台提供)

2010年,倪秉郎曾統籌《演藝界情繫玉樹關愛行動大滙演》。(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倪秉郎在今年 9 月的佛學舞台劇《恆河經變》中飾演阿難尊者。(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倪秉郎退休後曾應聖公會福利協會彩齡學院邀請,跟長者分享太極養生法則。(資料圖片)

倪秉郎說:「因為學了太極,所以也會練氣功,愛上禪修,這些都體現了佛學所講的因緣。」(湯炳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