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金融中心迎挑戰 香港要鞭策自強
發布時間: 2019/12/13
外媒指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到訪澳門時,將公布建立澳門證券交易所等「惠澳措施」。實情如何有待揭曉,惟迄今已長近半年香港社會暴力騷動事件,令人會擔憂國家中長期要分散國際金融只靠香港的風險,現在未知實情,但無論如何,香港要緊貼世界金融發展,不斷更新改革,發揮好市場和效率的新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要自強不息,發展新的角色。
建澳門交易所? 人幣結算中心?
今年是澳門回歸中國20周年,習近平下周將到澳門出席慶祝活動,外媒報道他或會向澳門送上大賀禮,包括建立澳門人民幣計價股票交易所、加速推動正在進行的人民幣結算中心,和將比鄰內地的土地劃給澳門開發等。
外媒的報道是否準確,下周便有答案。惟中央確有推動澳門經濟多元化,包括發展金融的政策,如去年底成立專為債券交易的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平台,廣東省亦向中央提交了澳門成立證券交易所的方案。
不論澳門證券交易所是否下周拍板,香港亦要面對一個現實:隨着世界金融形勢的變化,香港要不斷探索發展新的機遇,符合及協助國家最新的發展策略。香港無疑在協助內地金融改革開放、協助內地企業和資金走出去等,做出了亮麗成績。
例如,15年前內企佔本港上市公司數目、市值和交易額,僅4成、5成和6成,已長足發展至今年的約5成、7成和8成;滬港通的內地股成為MSCI等國際指數的成分股;內地三分之二的對內和對外直接投資,通過香港進行。
要探索新機遇 鞏固市場優勢
然而,將國際金融中心的蛋都放在香港這個籃子,雖最具效率,惟風險高度集中。在中港關係高度融和時,此問題不在議程。但近年中港矛盾加劇,本港過去6個多月的反修例風波,中央認為有顏色革命特徵,或會增加了中央對外國力量藉香港干擾內地的憂慮。
除同樣行一國兩制的澳門,可在國家的國際金融發展藍圖上分擔角色外,中央早前宣布深圳發展先進示範區包括金融業,亦起分散風險作用。
不論是深圳還是澳門,若中央政策全力發功,可很快建立起基建和一定成果,金融人才亦可從香港吸納。當然,最大的考驗是國際投資者和企業是否願意進場。
香港要接受更多競爭對手,要做的是自我鞭策,爭取配合國家發展的新機遇改革,同時繼續保持、發揮好制度、市場和高效率的優勢,加上如對財富管理、保險等行業的稅務優惠等政策,持續吸引更加多中外資金和企業來到香港,不斷自強不息,努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責任編輯:陳楚源
欄名 :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