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油麻地停車場清拆在即 臨別俯瞰榕樹頭公園景致

旅人誌

發布時間: 2020/09/05

分享:

分享:

早前路政署宣布,因應中九龍幹綫建造工程,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在今年11月起分期封閉,並擬定於明年拆卸,即代表那個車子穿越建築的都市奇景將會消失。在它拆卸之前,不妨當大廈作「瞭望台」,下臨榕樹頭公園這「區肺」及天后廟的布局,把握最後的攝獵機會。

高速公路在建築物間「破肚而出」,位於上海街250號的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確是市內奇觀之一。其實類似交通樞紐與建築結合的構造方式,最過癮的例子是大阪區的Gate Tower大樓,此大樓共16層高,但在5至7樓間的圓形平面中穿過一條高速公路,是「共存」的城市規劃。事實上,這類建築構思在20世紀初就曾前衞地冒起過,如未來派(Futurism)始祖意大利的建築師Antonio Sant'Elia的草圖中就出現這種建築物,當年來說極具前瞻性。

拆解疑團 有停車場先定有天橋先?

說回油麻地停車場大廈,有說它建於1957年。但不少網友柯南上身,找回舊報紙及地政處航拍圖片,顯示它於1970年10月才啟用,當時停車場大廈樓高9層,有420個車位,地下已規劃作圖書館。至於「有停車場先定有天橋先」?原來大廈於1972年9月宣布擴建,並將加士居道天橋(西九龍交通走廊)考慮在內,故現在的天橋是於1977年竣工,後來1983年再新建南面近廟街的大樓,兩幢建築合而為一,天橋則被包圍其中,這亦呈現港式靈活多變的「共構」建築場景。而其外牆加上一層層的橫間,建築師黎雋維在Facebook說:「Mies van der Rohe 1923年的辦公樓設計就是這個模樣」。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於今年11月起分期封閉,並於明年拆卸以配合中九龍幹綫建造工程。就記者所見,近來已有不少人把握機會拍攝這都市奇觀。其實此大廈亦可視為油麻地區的「瞭望台」,即使你不是駕駛者,也可登上8樓的停車場,眺望榕樹頭公園這「區肺」,以及天后廟兩側觀音樓、城隍廟的布局,方形的碧瓦頂間有兩空庭,在彌敦道中別見雅韻。

話說回來,記者對此油麻地停車場大廈亦有點淵緣:90年代初的大學年代,記者曾在其地下的油麻地圖書館做過幾年兼職,偶爾也感受到重型貨櫃車經過天橋時的抖動。其實,此停車場大廈亦有不少人就地便溺(也許是露宿者,縱使旁邊就是公廁),故在牆身轉角間總隱隱有陣尿羶味,配以停車場入口的垃圾收集店,已成為我對它「建築體味」之回憶。大廈是如此奇異斑駁,又與廟街的麻甩草根味渾然天成,知道它於年底清拆,心情如告別逝去舊香港一個苦澀的小儀式。

﹏﹏﹏﹏﹏﹏﹏﹏﹏﹏﹏﹏﹏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

地址:上海街250號

交通:油麻地港鐵站C出口,徒步5分鐘可達。

作者:馮柏偉

責任編輯:馮柏偉、鄺素媚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於明年年初拆卸,此車子經過天橋的穿牆奇景將會消逝。(馮柏偉攝)

車子循加士居道天橋,進入停車場大廈的一刻。(馮柏偉攝)

站在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的 8 樓,正可下臨榕樹頭公園的綠化景致。(馮柏偉攝)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行將拆卸,中九龍幹綫建造工程的天橋亦準備就緒。(馮柏偉攝)

欄名 : 本地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