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活着感受咖啡香 煩事莫記心頭上
發布時間: 2021/10/05
昨天談近期一款兒童潮物的文章,提到一種Capuchin猴子捲尾猴,那就一定要寫今天的文章,談談和Capuchin有關、亦和很多香港人生活有關的另一樣東西。話說那種捲尾猴,為何叫做Capuchin?因為頭頂上有一撮黑色錐狀毛髮,頗像意大利卡普遣修士(Capuchin friars)的頭形,而猴子有白色毛圍着脖子,看起來亦像修士袍上的兜帽造形,因此被命名Capuchin。
Capuchin friars原名Order of Friars Minor Capuchin,是方濟會(Franciscan Order)中一個分支,16世紀在意大利出現,因在窮人中的傳教工作聞名,本身亦遵循回歸創始人的艱苦生活,奉行簡樸。一般人對Capuchin修士不大熟悉,亦不知道他們原來和我們的日常有一點關係。Capuchin修士的服飾挺特別,簡單棕褐色長袍,有長長尖尖的兜帽(hood),不戴的時候垂在背後,這種獨特的兜帽,意大利文是Cappuccio,修會名字Capuchin亦由此而來。
另外,當一種混合了牛奶、加上浮面尖尖奶泡的意式咖啡面世時,由於顏色與Capuchin修士袍的顏色,即棕褐色相似,於是這款加奶及奶泡的咖啡,有了一個美麗且好聽的名字--Cappuccino,有人譯作卡布奇諾。
相信各位對這款咖啡並不陌生,但它的前世並非如此簡單,亦牽涉宗教對抗。意大利文中,Cappuccino在上世紀30年代被用來指咖啡,有講法指未開始用Cappuccino這個詞之前,德文已經有一個詞叫Kapuziner,指一種類似的咖啡,Kapuziner意思就是Capuchin。意大利的Cappuccino關德國人甚麼事呢?貼切一點說是奧地利人,當中有個傳說。
2003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一位17世紀意大利籍修士封為聖人,他名叫德阿維亞諾(Marco d'Aviano),教廷承認這位修士的神迹,包括治癒一位臥床13年的修女。德阿維亞諾在民族歷史上還有另一大貢獻,相傳在17世紀40年代,他成為了Capuchin修士。1683年,一支龐大的鄂圖曼土耳其(Ottoman Turk)軍隊向奧地利維也納進發準備一戰,教皇派德阿維亞諾團結人數處弱勢的基督徒軍隊,據稱在阿維亞諾帶領祈禱後,奧地利等歐洲聯軍最終獲勝。
土耳其入侵不果 咖啡卻征服歐洲
傳說中,當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逃跑時,留下一袋袋咖啡豆,基督徒們發現這些咖啡太苦了,於是用蜂蜜和奶油混和來喝,就是今天Cappuccino的前身。德阿維亞諾被認為成功阻止了伊斯蘭教徒對歐洲的入侵,並間接為世界帶來了Cappuccino。
歐洲第一間咖啡館,據說是在維也納出現的,當時土耳其人已經有飲咖啡習慣,歐洲人跟風。土耳其人雖未能征服歐洲,但咖啡卻慢慢征服了歐洲,咖啡館如雨後春筍,遍布各地。到19世紀及20世紀初,維也納作為奧匈帝國首都,咖啡文化濃厚,出入咖啡館名人很多,列寧、希特拉、佛洛伊德……咖啡館見證時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維也納咖啡館文化(請【按此】奧地利咖啡館文化」視頻),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維也納出現咖啡館後,不是立即有咖啡Kapuziner,到1790年有人記錄了一種Capuzinerkaffee的咖啡煮法,先煮沸咖啡,加入奶油、糖和香料再煮,然後倒入蛋白和蛋黃攪拌。今天香港cafe愈開愈多,不知有無人可試煮Capuzinerkaffee,好像有些噱頭,但不知有幾多客會受?19世紀末,維也納有了Kapuziner,但並非Capuzinerkaffee,僅是指加了一點奶油、糖的咖啡,和今天Cappuccino有牛奶又有奶泡浮面有所不同。現代的Cappuccino,是20世紀Espresso(濃縮咖啡)製作機器、加熱和打奶泡裝置出現後的產物,奧地利人的Kapuziner,並非今天我們認識的Cappuccino。
奧地利人也許先用了意大利人祖先Capuchin一詞,化作德文用於咖啡名字,只有約100年歷史的Cappuccino是後來者,但Cappuccino確是源自意大利的咖啡,毋庸置疑。
每人有自己的咖啡世界,正是活着感受咖啡香,煩事莫記心頭上。咖啡弄醒沉睡的細胞,想在早晨注入咖啡因,花式很多:Espresso、Cappuccino、Latte……Espresso同樣來自意大利文,意思是「壓出來的」,解釋了此種咖啡的製作方法。大家也許知道,Espresso是其他意式咖啡的base,Espresso+牛奶+奶泡,不同咖啡分別在於Espresso、奶及泡分量不同。有一種說法,意大利人只在早餐喝Cappuccino,因為早餐需要奶,早上11時後意大利人只會點Espresso。至於維也納那些幾百年歷史的coffee houses,帳單上收的只是咖啡錢,賣的卻是古老氣息、文化氛圍。
我最喜歡Espresso,因為back to basic,就像Capuchin修士,追求simplicity,簡單就是美吧。不過修士的生活很刻苦,是否美就視乎心境了,能夠每天感受咖啡飄香而來,品味慢活,於我已是前世修來。
撰文 :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 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