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推崇斷捨離 扭轉購物狂人生 90後收納師:整理家居讓自己重生

揚眉誌

發布時間: 2022/10/29

分享:

分享:

90後林翠君(Sharon)曾是天生購物狂,高級服裝名牌包包……一出糧便會買買買。直到一次日本公幹,認識由已故沖正弘倡導(其後由弟子山下英子發揚光大)的斷捨離生活態度,感到很有興趣繼而修讀相關課程成為收納師,並開設上門替人執屋的收納公司。

由為別人整理家居,到反思過往物質生活的價值觀,成長了的Sharon如是說:「整理家居,像重整自己的內心世界,極簡的生活讓我獲得真正的幸福及滿足感!」

在大學修讀工商管理(資訊管理)的Sharon,畢業後在一間大型機構擔任數據分析師。由於工作勤奮及表現理想,入職3個月已被上司選中派到東京工作半年。初到異邦,Sharon直言日本的辦公室文化令她大開眼界,尤其視OT是等閒事。「有位男同事連續工作48小時,竟可面不改容,非常『精神抖擻』在公司!」

她更發現日本的辦公室裝潢簡約,雜物欠奉。「工作枱都很整潔,文具擺放得井井有條,更無任何紙張,因所有文件都已電子化,同時他們的工作效率奇高,而他們全都奉行『斷捨離』方法,因此相當吸引我。」當初她也只帶着一個行李箱到東京展開工作,也是本着輕便、夠用心態,到她開始鑽研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斷捨離」概念,更意識到以往珍而重之,留在香港家中的物件,原來大多可有,也可無。

只留下20件衣服替換

回港後,當她踏入屋企時,面對堆積如山的雜物,心裏感到心煩和超大的壓迫感,於是她進行了人生第一次的斷捨離。

「我以前好喜歡買嘢,保守估計都有三、四百件衣服、手袋及鞋,為了實踐斷捨離,我一口氣丟了70多件衣物,過程全無不捨感覺,反而覺得以後不用擔心物件發霉、不用再去整理,而生活有更多空間。」執拾、整理雜物之心,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兩年多後,她的衣櫃只剩下20件衣服、4個手袋及4對鞋。

她還報讀相關課程,更感愈讀愈有興趣,繼而發展成事業--替人執屋成為一位收納師。她把想法跟父母商量,竟然卻得不到支持。「由於數據分析師的人工和前途都不錯,加上香港人對收納師的工作性質仍然很陌生,他們都反對我創業,認為打工還是比較穩定。」

然而,「穩定」沒有撲熄她的決心,有感自己仍年輕,還未有家庭負擔,即使創業失敗了亦可重返職場,於是她於2018年開設收納公司Home Therapy,提供上門減物及家居收納服務。

可惜4年前,香港人對斷捨離的概念仍很模糊,她坦承起步時生意不太理想,於是便進行大型推廣的宣傳及教育,也很多人抱着「點解要花錢搵人執屋、丟掉物件?」一度令她感到氣餒和沮喪。「是否真的辭錯職呢?創業的決定是否正確呢?不過好快我重整心態,堅信斷捨離在香港一定會有市場。」在開業的第三個月,終於有第一個客人找上門,完成服務後在收錢的一刻,Sharon說:「那種開心不言而喻,是證明得到認同那種感覺!」

上門清理3成的物件

Home Therapy提供的上門收納服務,由兩位收納師提供一次性約8小時的服務,每次收納後可預期清除約30%的物件,可增加60%的空間,節省近50%每天找尋物件的時間。而且服務還包括分類及購買收納產品,以及教導屋主收納法,服務何謂相當全面。

Sharon的客人主要是中產人士,很多試過一次的服務,會定期再找Sharon幫手,而憑着信譽逐步為公司建立了口碑,規模也不斷擴充,由開始時的一人公司,現在已有5位員工,回看當初作為創業者所需要經營之道,她認為一定要有很強大的心理質素。

「做生意總有高低起跌,就好像疫情初爆發時,我的生意急挫90%,當時沒有生意又要出糧給員工,真的相當難捱,但我覺得這是大勢所趨,任何行業都受到影響,故惟有先守下去,隨着疫情漸趨穩定,生意也逐步回升,雖然仍較疫情前下跌30%,但表現尚算不錯。」

老人家和母親最難搞

公司營運多年,Sharon面對不少客戶,有些令她至今仍很難忘。「有次客人要搬屋,搵我們上門處置雜物。他的屋企有兩層,面積很大,卻放滿100個紙皮箱,原來是3年前剛搬到這裏的物件,到當天仍未拆箱!我替他把紙箱逐件拆開,裏面全是舊型號的電子產品及樂器,還有很多已發霉的衣服。於是我向他解釋3年未用過的物件,證明這100箱的雜物根本沒有用處,客人也大表同意,於是我替他棄掉70箱物品。」

另外有一對住在200呎單位的年輕情侶,女方很喜歡購物,為方便儲物更定造大量地櫃,男友也因雜物太多,有所不滿而影響二人感情。「我替他們重整家居物件的擺放方去,還把物件分類,終能騰出多點空間。最近他們結婚並誕下孩子,再搵我替他們執屋,希望打造一個一家三口的全新空間。」

Sharon說客人通常都很合作,不過有兩類人就會較棘手,便是媽媽及老人家。

「做媽媽的通常不捨得仔女的物件,尤其是一些畫作及手工作品,所以我要很耐性的解釋。」說到最具挑戰的,非老人家莫屬,十個當中有九個都戀棧舊物的。「有位客人的年老媽媽要大屋搬細屋,由於婆婆已在舊居住了差不多50年,對她來說放滿一屋的都是有感情的雜物,所以絕不能棄掉。我便惟有從廚房着手,先找出一些過期罐頭及藥物,以及已崩裂的碗碟,隨後我走到睡房,在衣櫃內找到已穿窿及發黃的衣服,婆婆同意讓我棄置。但其他物件如旅行時買回來的紀念品及擺設等,她都堅持要保留,最後我也只能清除10%的雜物。」

在這一份收納工作中,Sharon說除了替人服務,亦改變了她的人生觀。「執屋就像一種心靈治療,透過整理家居,重整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往很喜歡購物,但物質只帶來短暫的快樂,一直只愛買而不學懂收納,變相令『雜物』愈來愈多,會嚴重影響心情。自從奉行斷捨離的生活態度後,我也甚少購物,寧願花錢吃一頓豐富的美食,又或去旅行時住一間舒適的酒店,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感,生活更加愉快。」

...................

分享收納小貼士

香港寸金尺土,想增加家居的空間感,不妨聽聽Sharon的收納貼士:

1.若首次進行斷捨離,可從最容易處理物件開始,如一些已破爛的衫及碗碟。在數量方面,不用大刀闊斧棄掉大量雜物,大約一成已可以了。

2.如若預料執拾家居須要一星期時間,建議再預多一星期,因雜物必定比自己所想像的更多,加上需要很多體力,故很大機會需要較長的時間。

3.在執屋前,勿先購買收納用品,應當拋掉後,再看看剩下的物品,才決定用甚麼方法和多少個收納箱。

4.如果有工人姐姐的,僱主必須建立有系統的收納方法,讓她們能依據你執屋的方法行事,才可以維持得到,否則雜物很快又堆積如山。

﹏﹏﹏﹏﹏﹏﹏﹏﹏﹏﹏﹏﹏

圖片:黃建輝攝、被訪者提供

作者:招美寶

責任編輯:黃鑑江

Sharon的記性很好,客人問她物件放在哪裏,可以立即說出位置,絕對是一位100%稱職的收納師。

Sharon的家居整潔,客廳設計簡約,睡房用上輕巧的衣櫃(圖),空間感十足。

Sharon的家居整潔,客廳設計簡約(圖),睡房用上輕巧的衣櫃,空間感十足。

每次的收納服務,Sharon會為客人丟掉約30%的物件,有次她共執出 17 袋黑色膠袋衣物,更協助客人捐到慈善機構。

雖然身為老闆,但Sharon亦會上門替客人執屋。

Sharon提供上門收納服務,會為客人的家居清理雜物,由凌亂不堪(圖)變得井然有序。

Sharon提供上門收納服務,會為客人的家居清理雜物,由凌亂不堪變得井然有序(圖)。

她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的資訊管理系,隨後成為數據分析師。

她(左二)到日本公幹的半年期間,見識當地同事的簡潔風辦公室,開始對斷捨離的生活感到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