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女飛魚」曾言棄 靠慈母開解續追夢
發布時間: 2024/07/30
在東京奧運摘下兩面銀牌的何詩蓓,今屆奧運再次衝擊100米及200米自由泳,力爭金牌。不過,原來4歲開始接觸游泳的她,曾多次萌生放棄念頭,全靠媽媽提醒她很有天份,要認真思考是否想放棄多年成果,才成功得以堅持游泳夢,並不斷突破自己,成為港人自豪的「香港女飛魚」。
4歲習泳曾抗拒 喜入泳隊識朋友
很多人學習游泳,只想學一門求生技能,何詩蓓也不例外。由於住所樓下有游泳池,她約6個月大時就已經戴上泳袖熟悉水性,到4歲時則被爸爸帶到南華體育會參加游泳班,6歲時正式接受泳隊訓練,奠定基礎。惟她起初很怕水,且認為訓練枯燥,十分抗拒,幸有父母一直在旁支持鼓勵,加上後來游泳潛能被發掘,進入聖保祿天主教小學泳隊,成功認識不少新朋友,才漸漸愛上這項運動,「當是一個見朋友的機會。」
何詩蓓10歲時已代表香港參與埠際游泳賽,奪得3金1銀,且刷新2項大會紀錄;11歲觀看北京奧運比賽,目睹了菲比斯橫掃8金的成績後,更立下參與奧運的目標,曾被教練大讚她在12歲時已具備獲得奧運獎牌的所有條件。
赴美難兼顧練水學業 訴苦解鬱結
然而恒常規律訓練難免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何詩蓓曾在小六向父母提出停止練水,但升上聖保祿中學後,隨着出外比賽機會增加,她發現自己很享受與隊友一起作戰,便打消放棄游泳的念頭。到了高中時期,每天早上5點起床練水後,再到學校備戰DSE,放學後再練水和做功課的日程,讓她覺得相當疲憊,再次產生放棄想法,但想到自己多年成果,最後還是堅持下去。
何詩蓓於2015年DSE考獲7科35分,升讀美國密芝根大學,主修心理學。惟轉換環境後,她未能適應每周練水10次的訓練模式,也不習慣要在課堂上主動發表意見,「在美國只是過了2星期已覺得好辛苦,一度想立即返香港。」她每次練水回到宿舍,就會打電話與媽媽訴苦,幸媽媽提醒她很有天份,要認真思考是否想放棄一直以來的努力,成功解開鬱結,並在完成4年學業後,投身全職運動員,追逐奧運夢。
責任編輯:吳文曦
▲ 何詩蓓完成DSE後負笈美國,一度有放棄練水念頭,幸獲媽媽提醒她很有天份,成功解開鬱結。(法新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