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科幻片大賣 「互聯網+」浪潮捲民心

國是港事

發布時間: 2019/02/21

分享:

分享:

春節期間內地經濟飛出了一隻微觀黑天鵝,科幻片《流浪地球》一鳴驚人票房巨爆。所引發的熱議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題目。

其中確有不少經濟學意義。首先是證明了市場的威力及不可知性,結果每令人意外。此片本不被看好,有名演員要免薪演出,並自掏腰包資助以免爛尾。

精神文明產業起動 復興民族

其次是反映中國的發展及民生水平取得長足進步。因為該片大收並非偶然:一是物質文明發展水平急升拉動精神文明產業市場,二是國家力倡創新創科的意識漸入民心,增加民眾對科幻題材的接受度。三是國人接受新事物的熱忱再一次得到證明,而這正是創業浪潮及「互聯網+」產業急速升溫的動力源。

中美對抗令此片也染上地緣政爭意義。被視為足可挑戰美國文化霸權,和為中國的軟實力添加磚瓦,因為此片打破了只由美國人救地球的「壟斷」,中國人也可以!更重要者,是可由科幻片弘揚中華文化或認同的價值觀,而有助民族復興。科幻片的科普作用這次更得到發揮,對片中科技情節的熱議,掀起了一陣認識科技風。

但也有批評指片中有許多違反科學情節,筆者卻認為這反映了批評者的無知。科幻片乃以「科」為起點以「幻」為開展的創作,並不應按科學論文的標準來評審。作品首先應以文娛產品來看,繼以藝術品來看。評價文娛產品的標準是能否娛眾,票房紀錄已說明一切。對《流浪》片的特技效果評論也比較正面。科幻片的成功關鍵在「幻」是否過癮,是否引人入勝遐想連篇。

「幻」好奇求新 推動「科」發展

其實經濟以至文明發展都要掌握好「科」與「幻」的關係。「幻」所反映的好奇求新和脫出一般思維桎梏的意向,乃「科」的發展必需動力。另方面,筆者在學習中便體驗到「科」本身就很「幻」,要不斷接受有違「常識」的觀念。

如狹義相對論便把本以為是兩件不同事物的「時」與「空」變得一體化,且可互換,廣義相對論更帶來了時空扭曲;而量子力學則帶來了「測不準定理」,事物可在此也不在此,還有隧道效應(tunnel effect)和量子通訊通過量子糾結的即時傳達等。量子電動力學又帶來了真空乃正負粒子碰撞後的物質狀態,而非空無一物,不單「色即是空」,且「空即是色」。宇宙學更為離奇,星星如人類有生老病死過程,也要塵歸塵土歸土,由星塵中來最終回到星塵中去。《流浪》片便以太陽死亡的科學論斷為起點「幻」開去。平行宇宙論則只能以「荒誕」名之。還有所謂event horizon,外面的事我們不可能知道。人類所知的宇宙中有95%為暗能量暗物質,意即知它存在但不知是甚麼。如相信唯物論的法則在外面還有不知它存在但存在的東西。

此外,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是由一堆數字圍起來的「監獄」。這些數字包括光速、浦朗克常數、萬有引力系數、中子質量和電子電荷等,所知科學也就是這「監獄」的運作規則。改變這些數字便是另一個世界,如在狹義相對論中把光速改為變數,便有奇妙後果。

突破數字「監獄」 創作要更幻

對《流浪》片如筆者有批評的話便是還不夠「幻」,故今後的創作可考慮:

(一)逃出銀河系。逃出「太陽系」還不夠,最近發現45億年後銀河系或與仙女座星雲碰上。且可能還要逃到另一個宇宙!現處宇宙或在老化,與大爆炸理論預計的不同,正加快膨脹,最終或有異變。

(二)越「獄」記。走出上述數字「監獄」到新天地去。

(三)跨維度旅行。人類已知的重力、電磁、強核、弱核等四種力,帶來了逾十個維度。故可在時空四維度外旅行,如回到過去或走向未來。人類還在尋找的第五種力,可由此增添維度並實行第五力的旅行。

(四)走入暗物質世界旅行,或可通往其他宇宙。

(五)基因飛行。人類不宜作長期高速星際旅行,故必須改變形態可以生命膠囊包藏DNA以定向能射向深空,在目的地製造蛋白質等生命物質後,再3D打印人類。

總之,今天的「科」愈來愈「幻」,今天的「幻」或是未來的「科」。成功的科幻片可催促人們尋找未來。

撰文 :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欄名 : 中國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