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兩地打黑

寫意坊

發布時間: 2019/08/12

分享:

分享:

《使徒行者2》在內地一個冷門撑起了暑假第一檔,有望成為另一破十億票房的合拍片,可能要多得幾部原先的國產大片像《八佰》都撤檔了。但當然,港式警匪片在中國一直有穩定市場,特別是警方與反派的描寫,由於港片擁有的彈性,放得較開,自然也較到肉。

試想下,若拍中國公安的話,必須光榮正面,好難拍得立體。而多年以來,港產警匪片在內地大受歡迎,令很多朋友都中毒太深,有了一些固定的香港警察和黑幫印象,而更有趣的是,他們眼中的香港黑幫和中國黑幫更有很大分別。

近年,內地到處都有打黑的宣傳,問詢一下後,也發現兩地所說的「黑」根本是兩回事。內地其實沒有香港形式的傳統黑社會,而只有勾結各種權力資源去牟利的黑幫利益集團(不需太多實際暴力),以及真正以武力犯案的同黨集團。即是說,中國現存黑幫遠不是香港傳統理解的黑社團,沒有源流深遠的入會儀式,沒有階級鮮明的職位來頭(因而懷疑有沒有社團式的行事規範)。由於黑勢力在現實中跟系統和制度的勾結,這「不方便的真相」太難過關了,以至中國拍黑,最多只能說匪幫這種。

港產片以前拍黑幫,為甚麼好看?因為對觀眾而言,看的不是黑幫,而是演義。黑幫電影其實符合了中國傳統演義或武俠故事中講求江湖道義痛快恩仇的敘事格局與教誨。所謂盜亦有道,在文本的認知中,就是有好的黑社會與壞的黑社會之分。在我們的成長中,小流氓龍虎門的對頭是火雲邪神不是升斗市民,去到古惑仔,洪興也是有為有不為。反過來一樣,警察當中有黑有白,有臥底有黑警才有血有肉。今個夏天之後,香港的警察與黑幫,又可以怎拍?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