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來了就是深圳人
發布時間: 2020/09/01
去深圳發展的朋友,常說出一個下飛機時見到的經歷,看到一句宣傳語: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話似乎非常能說明,深圳給來自中國內地四面八方移民的引力。
對於深圳,香港人的觀點或經驗,和其他內地人該很不一樣。很大程度上,過往香港人對深圳的定位是後花園,是廉價消費場所。你會過去玩,但不會長住在那裏。但對於要長居的人而言,深圳的就業和創業發展,帶有一種南方海岸般的一切可讓人重新開始的吸引力。
去到深圳企業圈(地產、金融及IT最火,不是港人慣去的消費服務行業),勿以為因它靠近香港,就以為廣東話是通用語(這廣州有時還勉強可以,開會坐着一枱廣州人)。實情是,比起廣州,深圳一點都不像廣東地區,因為流進去的外省人口太多了,她是我眼見的最為接受外省移民的中國城市。她沒有北京那麼階級性,北京雖也多北漂,但其實真還得憑各種關係。上海就較上海本土主義,表面上客客氣氣,但對真的從零開始沒資源的外省人來說,不能算很友善。
也正由於好多是移民,及移民的後代,難免會有城市身份的疑問。他們會自稱深圳人嗎?接觸過的年輕一代,他們的父母是移民第一代,所以還有祖籍的概念,但新一輩,都認自己是深圳人。
走在深圳,從看人的角度,最讓人驚訝的,當是深圳人都偏年輕。如果看數據,這裏的平均年齡,竟然只有三十二歲。一位廣州朋友告訴我,從創業環境及商機而言,深圳現在才是廣東南方的焦點,而非廣州。他們雖人在廣州,但現在談項目,都主要到深圳。老廣州前輩回憶,深圳四十年前剛開放,從廣州過去要半天,選擇坐船,要過一晚。現在廣深的高鐵是頻密得有票就坐哪班都得。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