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拆解非典型症狀延醫可致癌 胃酸倒流不一定「火燒心」
發布時間: 2020/09/05
食肆可提供堂食至晚上10時,不少港人已急不及待相約親友外出大快朵頤。香港腸胃動力學會提醒,頻頻進食大餐或會引發胃酸倒流,不要為享受美食而犧牲了健康。
事實上,本港的胃酸倒流個案不斷攀升,推算香港患者接近43萬,了解此症的真面目,有病知己知彼,無病以此為鑑。
胃酸倒流可算是普遍的都市病,發病率更不斷上升。一項香港的最新研究發現,本港胃酸倒流發病率(定義為每星期最少一次因胃部內的食物或物質反流至食道引致不適),由2011年的4.1%,飈升至2017年的5.7%,短短6年間大幅增加39%,推算香港有約42.8萬名患者,即每17人便有1人受胃酸倒流困擾。
香港腸胃動力學會幹事陳萍兒醫生(腸胃肝臟科專科)表示,當吞嚥時,食道底部的環形肌肉,即下食道括約肌會鬆弛,讓食物流入胃中,然後再次關閉。當括約肌異常鬆弛或功能減弱時,胃酸便會倒流上食道,即胃酸倒流,若經常有胃酸倒流會刺激食道內壁,引致發炎。若不及早處理,胃酸倒流可引致食道出血、食道癌等不能逆轉的惡果。
肥胖、胃部膨脹至橫膈膜、胃部排空速度過慢、懷孕或患有硬皮症等結締組織失調的人士,均有較高機會出現胃酸倒流。若患者有吸煙、進食大餐、太夜進食、進食高脂或油炸等會引發胃酸倒流的食物、飲用酒或咖啡等飲料,或服用某些藥物,均會加劇此症情況。
港患者多出現非典型症狀
胃酸倒流會有「火燒心」最為人認知,但在香港僅12.1%患者出現中等或以上程度的火燒心症狀,卻會出現喉嚨痛、聲沙、咳嗽、胸痛、喉炎、哮喘和牙齒酸蝕等「非典型症狀」(Atypical Symptoms),有時誤當感冒或熱氣致延遲醫治,更有個案飽受這些徵狀困擾半年,始確定為胃酸倒流作怪。
陳醫生表示,目前治療胃酸倒流的藥物,包括抑酸劑、H2受體阻斷劑及質子泵抑制劑,分別有中和胃酸、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胃酸倒流及酸蝕的效用。當中質子泵抑制劑已獲國際醫學指引建議,作為確診後的一綫治療藥物。不過,部分已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患者,用藥後仍然出現症狀,如服用至少8周標準劑量的質子泵抑制劑,症狀仍然持續,便屬頑抗性胃酸倒流,主要原因為藥物劑量不足或藥物依從性低。另外,雖有7成患者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後,症狀得以紓緩,但分別有近半患者於晚間仍會出現症狀,或需要接續接受其他治療才能緩減症狀。
患者自行停藥造成惡化
近年「世界胃腸病學組織」發出指引,建議資源充裕的地區,採用改良型釋放質子泵抑制劑(MR-PPI)治療胃酸倒流,原理是透過延長藥物的分解時間或透過特別的釋放技術,如兩段釋放技術,以延長藥物於體內釋放藥效的時間。另外,部分兩段釋放的質子泵抑制劑毋須根據用餐時間服藥,有助改善藥物依從性的問題。研究顯示,這有效改善胃酸倒流的症狀及治療食道炎。
雖然已有藥物可有效治療胃酸倒流,但是次研究發現,胃酸倒流的患者中,不足1%曾服用H2受體阻斷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大部分患者均沒有求診。陳醫生指要有效治療胃酸倒流,應依從醫生建議按時覆診、遵循醫囑及服用處方藥物,部分因症狀稍為紓緩便自行停藥,最終導致病情惡化。
患者須戒口 提早晚飯時間
除了藥物治療,改善飲食習慣亦是重要一環,醫學博士朱海星表示,患者必須戒口,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辣椒素、酒精、茶、咖啡、蘇打水和牛奶等飲品,並要改善不良飲食習慣,如睡前兩小時內才吃晚飯或飯後吃零食等。患者應培養健康飲食,建議參考地中海飲食模式,即大量攝入蔬果、全穀類、魚類和橄欖油,控制體重,進食高纖維水果,以及睡前4小時吃晚飯等,均有助減低及預防胃酸倒流。
現年60多歲的李先生,多年來一直受胃部健康問題困擾。在2009年,李先生經常感覺到胃酸湧上食道,喉嚨感到灼熱及苦澀,睡眠質素大受影響,工作表現亦大打折扣,求診後獲處方化胃氣等藥物。
及至2013年,他被確診為胃酸倒流,獲處方質子泵抑制劑,一天要服用3次,但情況未見顯著改善。直至2015年,李先生獲醫生處方改良型釋放質子泵抑制劑,胃酸倒流的情況終於大為改善,症狀出現的次數大幅減少。用藥初期,李先生需每天服藥,兩個月後,已毋須每天服藥亦能有效控制病情。自此,只需要在外出用餐,食量較多或晚餐時間較遲的日子服藥,大約1星期兩次。
此外,李先生跟從醫生建議改善生活習慣,例如不要吃太飽,盡量提早晚餐時間,睡覺前不要進食以及減少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他現在終可淺嘗最愛的糯米雞,之前因胃酸倒流已戒食多年。
...................
胃酸倒流誤解與正解
誤解1:有「火燒心」才是胃酸倒流
正解:患者不一定會出現「火燒心」。胃酸倒流症狀包括胃酸上湧、胸痛、胃漲、感覺喉嚨有異物,甚至聲音嘶啞及乾咳等咽喉反流症狀。有些患者甚至沒有明顯症狀,照胃鏡才發現嚴重的食道炎或潰瘍。
誤解2:墊高枕頭入睡可避免胃酸倒流
正解:站立一樣會胃酸倒流,墊高枕頭,甚至坐着入睡或可減輕胃酸倒流的症狀,但會影響睡眠質素。改善飲食習慣、減重及藥物治療才是有效方法。
誤解3:避免進食會引致胃氣的食物,胃酸倒流難以埋身
正解:不少飲品及食品均有機會引致胃氣,如碳酸飲品、高澱粉食物及高脂食物,但跟胃酸倒流不一定有直接關係。相反,控制食量、不要食得太快、避免睡覺前進食更為重要。
誤解4:胃酸倒流成因是胃酸多
正解:連接食道與胃部的肌肉(即括約肌)鬆弛,未能正常運作,才是胃酸倒流的成因。
誤解5:飲牛奶能紓緩胃酸倒流
正解:剛飲牛奶時會暫時中和、稀釋胃酸,稍微平衡酸鹼值,但進入消化系統後,牛奶裏的蛋白質和鈣質反而刺激胃酸分泌。
作者:周美好
責任編輯:周美好、李越樺
▲ 拆解非典型症狀延醫可致癌,胃酸倒流不一定「火燒心」。(iStockphoto圖片)
▲ 受胃酸倒流困擾多年的李先生,改善生活習慣及服用改良型釋放質子泵抑制劑後,終可淺嘗最愛的糯米雞。(被訪者提供)
▲ 陳萍兒醫生指,若不及早正確治療胃酸倒流,可引致食道出血、食道癌等不能逆轉的惡果。(被訪者提供)
▲ 醫學博士朱海星表示,患者必須戒口,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辣椒素、酒精、茶、咖啡、蘇打水和牛奶等飲品,並要改善不良飲食習慣。(被訪者提供)
▲ 最新研究揭示港人胃酸倒流發病率飈升,每4個患者當中,有3人未有發現自己已患上胃酸倒流。(iStockphoto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