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有時間才能balance

寫意坊

發布時間: 2020/09/17

分享:

分享:

近年,企業人經常講work-life balance,我兒時早有此意識,那些年當然沒有這個名詞,自小貪玩的我,大概滿腦子想着如何爭取study-play balance的權益。我從小就意識到,要爭取自由時間,是需要籌碼的,最強的籌碼是甚麼?保持功課做得漂亮、成績考得滿意,那大人還有甚麼話說?所以,我自小即奉行此原則,不消兩三個鐘就把當日的study完成,餘下的時間就是自己的,想點play就點play,日日balance,何其快哉!母親大人質問,毋須跟她勞嘈,只消奉上成績單,我便可續享私人時間。

因為好玩,我從小就養成對種種時間管理方法有濃厚興趣,因為深知要有work-life balance,先要掌握有效的time management。現在,我的日常工作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做研究、處理行政工作、寫文章、寫書、批審學者的學術研究、做企業講座/培訓等,還未計突如其來要先處理的急事;而我又是個非常要有生活的人,故亦愛做運動、見朋友、陪家人、做貓奴、大量閱讀、看Netflix、學興趣課程等。一天「斬頭斬尾」就只得那麼多時間,若我既要work又要life,二者缺一不可,如何是好?

時間管理大師Francesco Cirillo發明的「番茄時鐘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很不錯。具體方法是,二十五分鐘集中專注力做事,接下來的五分鐘放鬆休息,合計即三十分鐘為一個單位,然後再開始下一次循環。

我發現這個方式辦事效率奇高,首先是,這樣可以迫自己離開手機和社交媒體的誘惑,其實現代人浪費在手機上的時間是蠻多的,回覆短訊可在五分鐘的休息時間才做;別小覷二十五分鐘,若能在二十五分鐘內集中火力,必定有些事可以完成。假如要處理一件逾二十五分鐘的事,那可按情況分配兩至三個單位。我發現此法很管用,每天黃昏前都可順利完成工作,然後開開心心地進行我的「平衡生活」去。此法原來也受台灣政治人物唐鳳極力推介,若讀者經常面對時間唔夠使的煩惱,不妨試試。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2024/11/05
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