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保就業長貧難顧 下決心加快清零

國是港事

發布時間: 2020/10/20

分享:

分享:

經過數月的奮戰,香港第三波的疫情才算稍為控制過來,但新增本地個案,包括源頭不明的個案仍偶有發生,絕對不能說是斷尾。但在疫情稍為受控的情況下,有很多團體已不斷提出,盡快落實健康碼、旅遊氣泡等措施,讓旅遊業界及航空業能加快復甦,亦有聲音指需考慮強制全民檢測,務求盡快將本地個案清零,重啟本土經濟。

航空酒店業 未來數月料大裁員

誠然,業界提出的措施,除了一些資助補足以外,其實已盡量為本港經濟探求新出路而努力。一年以來,旅遊及航空業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全面萎縮,百業蕭條,航空及酒店業於未來數月有機會出現大規模裁員潮,經濟衰退持續引發的金融及資金鏈斷層,各行各業勢將雪上加霜。保就業計劃長貧難顧,如果政府不立定決心加快清零,令香港成為一個相對低風險的旅遊城市,開展內地及附近東南亞地區旅遊氣泡等計劃,恐怕經濟衰退會繼續泥足深陷。

商經局早前公布和新加坡進行旅遊氣泡協議,外界反應不一。一些本地居民認為,現在疫情仍未受控,本地居民到新加坡旅遊的意慾並不高;但亦有評論認為,開展旅遊氣泡是第一步,總較原地踏步為好。根據過往經驗,很多地區也在商討旅遊氣泡,但知易行難,如波羅的海三國最初嘗試旅遊氣泡,但因疫情反彈被迫叫停,澳洲及新西蘭也有研究互相發展旅遊氣泡的協議,但由於澳洲疫情遲遲未受控,對於疫情相對穩定的新西蘭來說,對當地居民實在太大風險。

旅遊氣泡協議最起碼要制定一套兩地均承認的檢測標準,遊客需要出示該檢測的出行時間也有規定,兩地的疫情亦需要很大程度上相類似,才不至於將病毒由高風險的地區,傳給低風險的地區。

另外要考慮的,還有價格問題。現在各地進行核酸測試的價格不盡相同,以新加坡和香港為例,新加坡的檢測相對香港私人機構進行的檢測較為昂貴,如旅客要由香港到新加坡作短暫旅遊,他需要出示由香港作出的核酸測試結果,並受新加坡政府承認,到埗後要盡量遵守當地社交隔離措施,離境前亦要在當地進行香港承認的測試,結果呈陰性後才可上機。

至於兩地往返時是否有需要提供個人資料作行程追蹤,以及返回居住地後應否強制隔離或追蹤,亦由兩地當局決定,兩地亦要分別另闢部門作此類旅遊安排。另外,如旅遊業界可作為中介,為旅客作統籌,可免除遊客麻煩,以及爭取更有競爭力的測試費用,令此類旅遊氣泡更為吸引。

疫情發展至今,相信大部分人也不會認為新冠會在一年半載消失,如政府下定決心推行旅遊氣泡計劃,當不同地區疫情穩定後,相信會有更多地區會參與此類計劃,國家之間也有可能發展出一套客觀疫情級別制度,令國家之間更易築起旅遊氣泡。

本地個案需清零 有病徵強制檢測

以香港現時的情況來說,最重要的仍是盡量將本地個案清零,民間亦有聲音,希望當局能為高風險群組甚至全民作強制檢查,找出剩餘的個案。現在依靠地區檢測站或以往全民檢測計劃時找出陽性個案的檢測率並不高,透過地區的私家醫生診所或公立醫院急症室,為有病徵及有懷疑的個案作測試檢測率則較高,亦有個案透過其他疾病入院前後靠常規病毒測試發現,更可傳染其他病人。

故此,當局在高危群組上,應考慮強制測試所有入院的病人,以及門診有任何新冠病徵和有懷疑的病人,如職業、直接及間接接觸史、居住及工作地區等也應強制檢測。至於重啟全民檢測,在本港執行的性價比則強差人意,缺乏的當然不是資源配套,但當疫情失控時所產生的驚恐,往往能推高參與率。

保就業計劃長貧難顧,如果政府不立定決心加快清零,恐怕經濟衰退會繼續泥足深陷。(資料圖片)

撰文 : 龐朝輝 香港醫委會委員

欄名 : 國是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