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十四五商機無限 港商宜捕捉機遇
發布時間: 2021/06/22
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科技發展是「十四五」規劃的關鍵詞。香港貿易發展局已作好準備支援港商捕捉「十四五」商機,包括協助港商通過大灣區進軍內地市場,以及進一步推廣各類創新科技。
疫情趨緩 為復甦創有利條件
過去一年,疫情影響遍及各行各業。隨着全球大規模接種疫苗,疫情有望穩定下來,商業活動逐步回復正常,為經濟全面復甦製造有利條件。國家是最早走出疫情的經濟體,加上「十四五」規劃、「雙循環策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引領企業向高質量發展、加速城鎮化、促進消費升級,這些都為港商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在市場方面,貿發局今年會加大力度推廣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商機,亦致力促進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市場之間合作的橋樑;在行業方面,我們着重創新科技,特別是金融科技、醫療科技、智慧城市、綠色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為配合「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貿發局亦會推出嶄新項目及服務,支援創科及知產貿易的發展。
大灣區作切入點 拓內地市場
在廣東省政府、特區政府和各大灣區城市大力支持下,貿發局剛於6月中推出了「GoGBA一站式平台」,通過「GoGBA灣區經貿通微信小程序」、位於深圳的「大灣區服務中心」,以及設於前海、南沙、橫琴、中山和東莞的「GoGBA港商服務站」,以及各類綫上綫下活動,三管齊下協助港商進入大灣區市場。
貿發局亦會在年底聯同多個機構舉辦「粵港合作周」,推廣香港整體優勢以及出色的產品、服務和創新科技,協助港商以大灣區作為切入點,開拓內地市場。重頭戲之一是12月8日在廣州舉行的「創新升級.香港論壇」,聚焦有助大灣區發展的創新專業服務,促進內地企業與香港金融、資訊科技、基建、設計等專業服務商合作,亦會協助科創企業尋找投資者及合作夥伴。
而「港.潮流」將於12月10至12日在深圳開鑼,主力展銷香港優質品牌、特色設計及創新科技產品。活動以「O2O全渠道銷售」形式舉行,消費者可於現場購物或網購。同期,貿發局將組織商貿考察團及安排商貿配對服務,為港商約見潛在買家及合作夥伴,藉大灣區建立全國銷售網絡。
雙循環交滙點 港助內企走出去
香港是內循環和外循環的交滙點,扮演着國內循環「參與者」和國際循環「促成者」的角色。貿發局除了積極協助港商拓展內銷市場外,亦會支援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進軍全球,並會推廣「內地-香港-東盟」3方合作,促成內地投資者、香港專業服務提供者以及東盟的項目擁有人合作。
貿發局會與相關省政府或商會合作推出「企業國際化服務計劃」,針對內地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遇到的困難,對接「香港服務業團隊」,如金融、法律、會計、商業諮詢、供應鏈管理、知識產權貿易、營銷及品牌管理等。
貿發局亦計劃在武漢及成都舉辦「未來建設建設未來」活動,協助基建房地產及創新科技業捕捉當地城市化及建設智慧城市所帶來的商機,並會加強「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內容,涵蓋綠色及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智慧生活等全新領域,令港商與海外企業合作更為多元化。
至於知識產權貿易方面,貿發局會在廣州、南京、北京舉行一系列研討會,推廣香港創新科技IP項目,以及知識產權貿易相關服務,並進一步豐富「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的內容,以及推動不同行業多加使用香港的創新科技,特別是有關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建築、醫療健康的專利技術。
此外,貿發局亦會積極發掘科技引領的新經濟增長點,並協助業界拓展內地及海外市場,包括「一帶一路」沿綫國家,掌握新經濟格局下的發展機遇。
鼓勵內地企業 使用港初創科技
在推廣創新科技方面,我們首次舉辦內地版「創企.闖企」活動,鼓勵內地大型企業使用香港初創研發的創新科技,解決業務痛點,突破發展「瓶頸」;亦會聯同政府機構、初創培育機構、科研中心、大學等推出「先導計劃」,為有意落戶到大灣區發展的香港初創企業提供支援及創造商機,並在全球重要的商貿展覽推廣香港創新科技成果。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和投資樞紐,具備完善制度保護知識產權,以及善於將科研成果商品化的人才,令我們有條件成為亞洲醫療健康創新和投資樞紐。
事實上,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企業首次上市招股(IPO)集資中心。我們會在11月舉辦首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聚焦生物科技、智能醫療等發展前景,並會安排配對會議及組織與會者到大灣區進行考察,拜訪醫療科技龍頭企業,協助業界開拓新商機。
我們希望這些重點工作有助港商掌握新經濟格局下的機遇,貿發局團隊會全力配合,盡最大努力滿足各行業推廣業務的需要。
▲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和投資樞紐,具備完善制度保護知識產權,以及善於將科研成果商品化的人才,有條件成為亞洲醫療健康創新和投資樞紐。(資料圖片)
撰文 : 劉會平 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