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魷魚遊戲vs豬友遊戲

寫意坊

發布時間: 2021/10/05

分享:

分享:

航空公司最棹忌是自己品牌令人聯想到死亡。幾年前,馬來西亞航空在連續兩單致命航空災難後,被馬來西亞政府收購,一個月後他們竟推出名為「My Ultimate Bucket List」(我臨死前最想做的事),叫網民玩遊戲、贏機票,用五百字寫下臨死前最想在哪兒做甚麼事,意謂馬航可令你夢想成真。看完,禁不住即刻講句「大吉利市咩!」而馬航成功地把自己的品牌跟「臨死前」、「就嚟死」和「死亡」連結在人們的腦海裏。

但人類總是不停犯同樣錯誤。上星期,香港竟有航空公司在社交網站上載一幅圖,那是借用現時Netflix最火紅的《魷魚遊戲》內的一個遊戲:參賽者必須用針把印在韓式糖餅上的圖案完整地挑出來,若破壞了那個圖案,那個參賽者就會被淘汰,兼且會被殺死!看過《魷魚遊戲》的人都會知,這個韓式糖餅只會令人聯想到劇情裏所象徵的死亡、廝殺、恐怖等影像。而航空公司上載的那幅圖,就是這個韓式糖餅,餅上印着該航空的飛機,然後有一枝針,意思明顯是指《魷魚遊戲》那個挑錯就要死的糖餅遊戲。唔係嘛?!人家搭飛機最棹忌的就是聯想到死亡,現在航空公司竟主動地引導網民去把自己品牌跟「有被殺死的可能」的遊戲情節互相連結,簡直笨到一個點。況且,那個印在糖餅上的圖案,會被參賽者挑破,一間航空公司,是不會想別人覺得一挑即爛、又或挑到斷了隻翼或崩了條尾的。

替航空公司想出這條橋的人,或許自己是該遊戲節目的超級粉絲,又或以為趁劇集現時大熱乘機借勢製造話題,但航空公司是最不能抽這個水的,把死亡、易斷、逃難等想像跟自己品牌掛鈎,是錯的引用、錯的連結、錯的聯想,效果是陷自己公司於不義。《魷魚遊戲》在熒光幕上演之際,現實世界也不停地上演着「豬隊友遊戲」。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2024/11/05
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