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港寬檢疫 提振經濟效果仍有限
發布時間: 2022/08/18
隨着特區政府放寬防疫措施,香港第二季經濟開始逐漸復甦,但由於出入境限制尚未完全解除,而香港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國際聯繫,因此目前的復甦進程較為緩慢;事實上,香港第二季GDP亦按年減1.3%,再次錄得負增長(圖一)。
零售表現仍弱 貿易逆差擴
本地防疫措施於4月放寬後,港人消費熱情高漲,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3月按年跌13.8%反彈轉升至11.7%,但在積壓的需求釋放後,5月和6月人員流動復甦對提振經濟的作用已經減弱,5月和6月的零售總額分別按年跌1.6%及1.2%(圖二),而第二季餐飲消費亦按年減少2.3%;整體而言,本港第二季消費基本錄得零增長。
過去4個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處於擴張區間,但由於防疫限制和地緣政治憂慮,投資者情緒仍然保持謹慎,香港第二季的投資(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也出現負增長,按年減少3%。
對外貿易方面,在第二季對經濟的貢獻仍為負值,盡管商品進口按年下降了6.2%,但同時出口按年下降達8.6%。綜合來看,香港的商品貿易逆差從第一季度627億港元,增至第二季的1,418億港元。
金融市場方面,美聯儲決定大幅加息後,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大幅收緊,3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由4月初的0.53%,攀升至7月底的2%以上。不過,HIBOR仍然低於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推動港元達到聯繫滙率制度下兌美元一個百分點區間的上限,即7.85。
房地產市場方面,第二季的交易量顯著增加,但樓價幾乎停滯不前,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從4月初的179.4,小幅下跌至7月底的177.4(圖四)。
港今年GDP增長預測 下調至零
總體而言,雖然特區政府已經放寬了第5波疫情相關的防疫限制,但目前仍然不足以將香港經濟帶回正增長。放寬抵港人士入境檢疫要求的措施對經濟應該有所幫助,但無法完全扭轉不利形勢,本港零售消費仍然承壓,因為在最新「3+4」的檢疫要求下,依然難以吸引大量海外旅客;另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內地經濟放緩,也是影響香港商業情緒的潛在因素。鑑於上半年香港經濟為負增長,並且對於前景持謹慎態度的情況下,我們將今年香港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1%下調至零。
▲ 雖然特區政府已經陸續放寬防疫限制,但目前仍然不足以將香港經濟帶回正增長。(資料圖片)
撰文 : 艾西亞(Alicia García Herrero)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