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大腦要儲「老本」
發布時間: 2022/09/05
友人父親證實患了失智症,他憂心問:失智症會否遺傳?目前的研究都指向同一結論:家族歷史不是一個必然致病因素。有些研究發現某些風險基因,或會增加患失智症的機率,但不是必然。
據美國Alzheimer's Association指出,載脂蛋白ε4等位基因(ApoE4),為偶發性阿茲海默症最相關的遺傳風險基因。南加州大學Zilkha神經遺傳學研究所的團隊,在二○二○年於《Nature》期刊發表報告,證實這種載脂蛋白與血腦屏障的破壞有關。當人的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受破壞,後果很多,包括認知和記憶功能下降。期刊《Genetics in Medicine》在二○一六年的研究指出,約四成至六成半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帶有ApoE4基因。
其實,即使帶有ApoE4基因,但並非代表他日必會患上失智症,因為ApoE4只是風險基因,沒有必須性。近十年,世界各地有很多關於失智症的研究,都專注於一個問題:為何有些載着風險基因的人,最終沒有患上失智症,但有些人卻患上呢?大量研究都指向同一關鍵因素:要視乎一個人知能存款(Cognitive Reserve),意即,大腦的「老本」要夠用。倫敦大學學院行為科學和健康部門的團隊,剛於上月在期刊《Neurology》發表縱向研究,追蹤了一一八四名由一九四六年出生的參與者,發現即使他們載着ApoE4基因,知能存款量高(High Cognitive Reserve)的人不會患上失智症,但知能存款量低者則會發病。
關鍵問題到了:那如何幫大腦儲「老本」?答案是:後天的大腦刺激(Intellectual Stimulation)很重要。倫敦大學學院團隊指出,中年之後有高度閱讀能力、興趣種類繁多的人,擁有最多認知存款;而獨居、孤單、憂鬱者,患失智症的風險較高。總之,要大腦精靈防失智,多閱讀、有細藝和社交活動,就是最佳的大腦「老本」。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