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淄博燒烤
發布時間: 2023/05/08
五一長假爆紅出一個山東淄博燒烤,單單一個吃烤串的街區,一天接待十幾萬人流,但更重要是,它慢慢又變成一個中國旅遊業的新典範來宣傳及被談論,這當中的轉折值得細味,因為它的被讚譽,正正就是衝着向來旅遊業界的污點而來。
這個火爆到令美國媒體都來報道、過往卻不太知名的小城,好多人連讀都未識讀。所以,在內地有關的名字搜索時,除燒烤被搜最多之外,就是搜「淄」(音:資)字到底要怎麼唸。
淄博有一條街,全街吸客賣串燒,甚麼燒都有,特色是包着大片麵包來吃,而且是現在較罕有的木炭燒烤。但最實在的吸引遊客原因,則是經濟實惠,一個四至五人套餐,看場面相當震撼,鋪出來海陸空幾十串,只是賣七十九元人民幣。
似乎成功因素,是回到最基本的童叟無欺大件抵食,但能宣傳出去令全國人所知,卻是因為它戳中一個痛點,就是太多旅遊點都太宰客了,特別是旅遊旺季更大幅加價,令遊客體驗不好。原來成功之要素,是老老實實做回應有的標準。
不過,當地還做了些被稱讚的公告和配合政策,也令網民激讚。譬如不用官腔而只是較貼地的寫了份市民及遊客書,有體面又用詞真樸。交通方面,傳播最廣是說交通警遇違例停泊車,會先打電話問車主,而非慣常的立即鎖車。而特色招徠的是能容許木炭燒烤,也是告別懶政實事求是,原因是其實只要是用無煙炭,再讓經營場所申請牌照,其實是容許用木炭來烤,只不過其他城市可能一刀切杜絕,而沒有給到足夠彈性處理。
總言之,淄博的火,就像一面中國旅遊的照妖鏡,它的體驗可能不會很舒服,因看來太逼人了,且進食環境較雜亂,不過就當成了一個真誠實在待客的標籤,順帶大大提升了該城的知名度及形象。
撰文 : 李照興
欄名 : 中國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