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大自然缺失症
發布時間: 2024/10/04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呢?它指的是都市人愈來愈少接觸大自然,而當人類長時間疏遠大自然,會很容易出現感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好奇心與想像力、憂鬱、孤獨、易怒、焦慮、焦躁和其他身心失調的問題。挪威科學家在二○一七年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學校帶一班小學生每周一次在郊外森林上全日課程,結果發現,這些有機會接觸大自然的學生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明顯比在班房上課的孩子低,而且他們的晝夜節律也健康得多。
為甚麼大自然有這種魔法呢?因為大自然是巨大的負離子磁場。這些負離子源於自然界中各種能量的釋放,當能量遇到空氣中的水分子,就會產生負離子,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疲勞、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抗壓抗鬱、安神鎮靜的作用。而大自然這個極強大的負離子磁場,是人類最佳釋放負電荷的地方,若缺乏跟大自然接地氣的機會,或會引致生理和心理的疾病。
《環境、健康與空氣負離子》一書,記載了負離子濃度和健康關係的數據,由最高到最低濃度:一、森林和瀑布區為負離子濃度最高(100000-500000/cm3),具自然痊癒力;二、高山和海邊(50000-100000/cm3),具殺菌作用;三、郊外和田野(5000-50000/cm3):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四、都市公園(1000-2000/cm3),維持健康基本需要。再看看兩項最低負離子的地方:一、都市住宅封閉區(40-50/cm3),引致頭痛、失眠、神經衰弱、倦怠、呼吸道疾病和過敏性疾病;二、室內冷氣房(0-25/cm3),長期待在冷氣房,會出現疲憊乏力、沒精打采、反覆鼻敏感或感冒、關節痠痛等。
這陣子趁陽光充沛,要不到郊外走走,要不到海邊看日落,晚上就可深層睡眠一覺瞓到天光,身體完全處於放鬆狀態,醒後心情愉快、感覺sharp醒,不禁說一句:多謝大自然!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