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加深了解國情 融入國家發展
發布時間: 2022/12/17
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有些香港市民仍然不太清楚這些國家機關的組成、功能和義務。
下屆全國人大港區代表剛在這星期順利選出,因我不再參選尋求連任,所以我擔任港區人大的崗位也接近尾聲。我是在2008年首次當選港區人大代表,當時正處於「十一五」規劃的中期,時任的國家主席為胡錦濤;15年後,經歷了3個「五年規劃」,現時由習近平主席領導國家進行「十四五」規劃。
能夠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大的一員,對我而言是一段非凡且極具啟發性的人生之旅。我承認在剛剛擔任人大之時,對國情、國家的政治架構、規劃、對外發展的長遠策略等,都未必有充分了解。
試想想,要參與監督一個擁有14億人口國家的憲法實施、制定法律、審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等工作,實在絕不輕易,且更覺肩上的責任重大。
「五年規劃」 非紙上談兵
全國人大每年舉行一次會議、會期約兩星期,要討論及審批重要法律及人事任命。因每年才召開一次大會,故此全國人大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發揮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現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有175人,一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會議。
全國人大代表有接近3,000名,乃全球最大的立法機構。它有着廣泛代表性,由不同省、直轄市、軍隊代表、特別行政區、自治區代表所組成,全國56個民族也有代表。
當我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碰見其他穿戴不同、各有特色、持不同觀點的少數民族代表時,讓我印象很深刻,亦很高興看到除了漢族,全國所有其他民族都有代表。
我也認識到國家的「五年規劃」,並不是紙上談兵的遠景,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及政策落實。中國有遠大的目標,包括建設數萬公里的高鐵、把沿海地區從「世界工廠」轉變為研發和服務中心,再提升至讓創新驅動發展、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等。
讓我最深刻的是,2015年底提出在2020年底消除絕對貧困的大膽目標,即涉及在5年內讓7,000萬人口脫貧!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績效指標!國家正式定下滅貧目標,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而國家確實在5年內把如此龐大的貧困人口脫貧,當看到這樣的成績時,讓我敬佩讚歎!
在短短40年,按照世界銀行的全球絕對貧困標準衡量,中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近8億,相當於美國人口的兩倍多,佔同期全球減貧人數近75%。
港當中外聯繫人 貢獻國家
多年的人大工作讓我深深體會,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大國,要處理的事務層面及規模之巨大及深入,並明白要不斷學習、自我增值,以應對眼前的挑戰及機遇。
此外,也讓我學會跳出香港,學習從一個更廣、更闊的角度,去看我所居住的地方、我的家園。中國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亦是人口最多的國家,而香港是國家14億人口中的一個小城市,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定位,專注並鞏固自身優勢,以便更好地服務國家。若我們要成為連接外國與中國內地的聯繫人,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及了解國家及國情,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及香港作出貢獻。
過去15年在人大的工作,對我而言極具啟發和指導性,很感激有這個服務國家的機會,亦希望剛當選下屆港區人大的代表們會有共鳴。
▲ 全國人大港區代表選舉日前舉行,順利選出下屆代表。(中通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陳智思 前行政會議召集人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