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換梁棄車保帥 京對港路綫未變
發布時間: 2017/01/24
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分別於上周宣布參選特首選舉,二人對立之勢已成,前者立場相對強硬,後者則相信是溫和治港路綫的代表。這條路綫之爭,結果最終會怎樣呢?
北京需強硬特首 鎮得住場
筆者需要在此先聲明一點,強硬和溫和,本身並無高下之分,兩者在政治上的勝負,可能只是在於哪個更為順應時勢。時勢放在香港特首選舉這個框架中,自然就是指北京的心意——縱然有一大部分港人渴望當權者回歸溫和,但很現實說一句,港人意願應該不會是北京最為首要的考慮。
顯而易見,北京現時立場是偏向強硬的。在香港問題提升至國家安全、是否有人顛覆政權、從事港獨及分裂國家活動的高度時,北京就注定不會軟下來。
北京需要一個強硬特首,在關鍵時刻鎮得住場,必要時甚至要親身下場,捍衞北京的利益;而並非一個立場溫和、嘗試理解反對聲音的人。
當然,有人會反駁特首梁振英不是未能連任了嗎?難道這不是一個北京調整強硬立場的訊號嗎?的而且確,這是調整,但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戰術調整而非治港路綫的調整。簡單一點來說,在政治現實上,讓梁振英繼續執政,強硬路綫的反彈可能會更大,那麼便先放棄他吧!這是放棄梁振英、保全整條路綫之舉——四個字:「棄車保帥」。
對港強硬乃大是大非 難輕易改變
坦白說,筆者真的不覺得北京會輕易在「對港強硬」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改弦易轍。從1997年以後整個中港關係發展史,實際上就是北京對香港愈加變得強硬的一個過程。《一國兩制白皮書》、人大8.31決議顯示出來的強硬,是一個大趨勢,在短時間內要改變,實在很難。
當然,少不了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這項因素。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均作風硬朗。故此,實在很難相信他會忽然改行溫和之路。在這樣情況下,在政治現實的帳面來看,奉行強硬路綫的林鄭月娥,確實是佔據了優勢。
先旨聲明,寫了這麼多,並不是要支持或反對某些(疑似)特首參選人,而是希望嘗試理清當中的脈絡,稍作分析而已。筆者由始至終也認為,北京應該開放平台,讓所有有意參選特首的人士(無論他是建制派,還是非建制派)公平、公開地競爭,再由全港市民以普選形式決定特首寶座花落誰家。這個願望,港人已爭取了很多年了!
撰文 : 周日東 新力量網絡研究員
欄名 : 新香港人
機構 : 新力量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