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學校募捐 家長「被自願」埋單?
發布時間: 2017/09/20
老牌直資學校將辦校慶,家長須認捐高達2萬元才可參加接力跑,惹起網絡熱議。表面自願實質受壓出錢,原來是英美澳紐家長的共同困擾。
涉事男校校長據知曾於早會表明活動屬自願,但家長收到回條難免受壓,因為揀選無暇出席後,旁邊仍有「願意捐款」、「以表支持」等字眼,備注亦以粗體標明在校學生須籌得最少500元。
英美澳紐家長 同樣受壓出錢
不論香港抑或歐美,政府多容許公立、資助學校募捐,卻明文規定必須完全自願。上述回條有機會違反本港《教育規例》中,家長須捐款完全出於本意的規定外,其實亦有違不應列明捐款額的建議。
教育局的規例禁止學校暗示學生的地位或跟捐款額有關,要令家長安心不用擔心秋後算帳,影響在校子女未來待遇、甚至弟妹的入學機會,港府或可進一步參考澳洲新南威爾士,表明捐款與否皆享有保密、私隱和尊嚴,又或如英國及愛爾蘭般禁止校方於入學前收取捐款或費用,以防左右收生決定。
不過,屯門興德學校的例子證明,局方空有規例但沒確切執行,一樣徒然。歐美傳媒經常揭發有校方違反官方指引,令家長「被自願」捐款,如愛爾蘭本月有基層少年因沒法捐獻150歐元(1,402港元),竟沒儲物櫃用,英國也屢有財困公立學校發信通知家長仍未捐錢。有家長向英國廣播公司投訴,自願捐款形同勒索,現時一個月要付10鎊(約106港元),明年會否變20鎊甚或30鎊?
頂尖學校要募捐,其實近乎予取予求,加州特許(charter)名校Pacific Collegiate School據報爭取百分百家長作出3,000美元捐款,新西蘭天主教公私結合(state-integrated)名校近月亦被踢爆一手拿政府資助,一手收家長數千紐元費用,更將自願捐款當成雜費整筆收取。
恐增教育貧富懸殊 倡訂上限
根據《悉尼晨鋒報》,新南威爾士去年獲最多家長自願捐款的1%公立學校,捐款合共所得多過最低的79%同業合計,達1,026萬澳元(約6,412萬港元),最吸錢的5間皆為精英中學。
教育學者Emma Rowe憂慮,名校區富裕家長的大額捐款,將加劇教育上的貧富懸殊,建議當局引入上限,英國慈善組織National Education Trust亦警告,募捐文化恐令貧窮家庭不敢報讀部分學校。
本港直資學校享有高度收生及課程自主,素獲家長嚮慕,政府現要求校方以學費減免及獎助學金協助清貧學生,預防教育貴族化。平情而論,今次涉事男校的學費仍屬相宜,只望它追求下一世紀的長遠發展之際,沒有漠視自願捐款一樣有阻礙學生投入活動、甚至報讀該校的風險。
▲ 英華書院早前發通告為校慶接力跑舉行募捐,有家長指當中未有不捐款選項,涉有強迫捐款之嫌,引起網絡熱議。(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