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必要會議

世情館

發布時間: 2019/02/21

分享:

分享:

終於說了,終於有局內人願意坦白說出弊端。說的當然是梁卓偉院長公開表示,醫院及醫管局開會太多,有點浪費時間。醫生正想拍案叫好時,已有高層出來解話,並補救地說:「流感高峰期已盡量將不必要會議改期。」不改還好,一改便間接承認有「不必要會議」存在。

醫生地位低微,未有緣參加醫院高層會議,只偶然參加中層會議,故未能評論這些會議的必要性及效率,但醫生身為國際學術機構及跨國製藥公司董事多年,也算開過不少會議,以個人觀點把會議分作三類。

第一類是「橡皮圖章」會議,主席定下議程、內容,直至討論結果,感覺參與就是要支持,主席最多也是假裝聽意見;再者主席早已在會前跟其支持者商量好,其他會議成員的聲音對結果影響不大,大家只能乖乖地舉手贊成,這類會議有其必要性,但是悶到發瘋。

第二類是「得過講字」會議,當主席不夠「硬淨」,而會議成員中,又有幾位喜歡高談闊論個人意見,討論便會不着邊際,說了大半天,除這幾位能特別自我論述一番外,會議未能達到任何成果,這類會議最費時失事。

最後是「務實求進」會議,大家要一起同心解決問題,主席要控制場面誘導討論,討論過後便有行動計劃(Action Plan)付諸實行,這樣才是有必要、有成果的會議。

下次醫管局開會前,不妨先列明是哪類會議,以便供成員選擇性參與。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