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街頭小食

世情館

發布時間: 2024/10/17

分享:

分享:

「Tazo Simit!Tazo Simit!」老伯邊走邊叫,特別是他頭頂有大堆啡色看似好味的東西(圖),七百多年前的街頭小食,現今仍流行在土耳其大街小巷。

Simit是芝麻麵包卷,外形似Donut(冬甩),只是身材較苗條,質感也較厚實,脆外皮灑滿芝麻,很是香口,剛出爐的Simit帶微甜而富麥香,Tazo Simit正是新鮮出爐Simit之意。坐在街頭喝杯土耳其紅茶(Cay)用上十里拉(土耳其貨幣單位),再從路過小販用十五里拉買個Simit,一頓地道風味的街頭小食共花了不足六港元。

早在一五二五年,伊斯坦堡(Istanbul)已有關於Simit的記載,重量和價錢清楚列明,隨後數百年不管土耳其經歷多少戰亂和政治動盪,Simit的存在仍屹立不倒。二○一九年國家統計顯示,近八成土耳其人口有食Simit習慣,甚至有百份之五會一星期吃上六、七次。

香港街頭小食已見式微,學生時代令人垂涎的咖喱魚蛋豬皮炭燒魷魚碗仔翅,早已在街頭消失,偶然在街舖遇上的類同小食已感覺不再,不僅價錢貴(一串咖喱魚蛋要花上二十元),味道也變得商業化。

Simit歷久不衰,其中原因是這小食不受政府嚴謹規管,小巿民焗好麵包卷便在街頭叫賣,質素好就自然有生意,質素不好則只有消失,這是微型經濟,政府要給予空間才有生存可能。

香港失去街頭小食,但仍有港式奶茶和菠蘿包,希望七百年後仍見到它們!

(專欄作家提供)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2024/09/26
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