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減工時少用社媒 睡得好效率高
發布時間: 2019/07/22
英國擬發睡眠時間指引來改善國民健康,惟睡眠不足非英國獨有,而是全球問題,是工時愈來愈長和社交媒體盛行所致,要改善問題,企業宜考慮採取措施增員工休息時間,從而提升生產力。
睡不足7小時 恐中風抑鬱
英媒取得衞生部草擬的衞生綠皮書,指將檢討睡眠與健康關係的證據,列明經常每晚睡覺少於7小時會損害健康,並按年齡層建議最少睡眠時間。
英國政府正視全國多達3/4人每天睡眠少於7小時問題,但其實這是當前全球的寫照。據由sleepapnea.com去年進行的全球睡眠調查,多國成年人平均每天睡6.9小時,遠低於世衞建議的8小時。香港情況尤甚,據「2018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去年公布的調查,港人每天平均睡眠時數僅6.72小時。
世界各地民眾睡眠不足,是受到兩大趨勢所致。其一是工時愈來愈長。盡管國際勞工組織1935年提出每周工作40小時,但時至今天,全球仍有很多國家無法做到。統計處數字顯示去年全港有逾67萬(20%)打工仔每周工作超過55小時,人數比2017年多了5%,工時長變相令睡眠時數減少。工時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科技進步,老闆可隨時隨地透過手機通訊APP或電郵遙距發指示,令很多打工仔放工後,仍要在家中處理公事,影響睡眠時間和質素。
睡民不足除了增加員工患癡肥、中風、心臟病和抑鬱的風險,還會削減員工生產力,智庫RAND在2016估計這對5大OECD國家造成1.35%至2.92%的GDP損失。其二,愈來愈多人沉迷社媒,犧牲睡眠時間。全球有逾30億人玩社媒,當中逾2.1億人上癮,尤其青少年,每天花5小時玩。香港兒科醫學會去年公布調查,93%青少年使用社媒,當中32%人每日花9小時上網,佔據睡眠和上學時間,以致經常身心疲累,產生空虛、抑鬱的負面情緒。
自救戒網癮 勿被社媒操控
港府可做的不多,標準工時的爭議大且執行有難度,尤其金融業和醫護等更難一刀切實行。私人企業應設法改善情況,如容許員工在家工作、增加假期和減工時,使員工有多點時間休息,從而提升生產力,僱主僱員兩利,讓員工有較多公餘時間,亦有利挽留人才。RAND指出,若每天睡不足6小時的員工,改為睡6至7小時,可為美國GDP增加逾1%。
個人為健康着想,也要進行自救,尤其使用社媒須自律,並戒除上網心癮(見表),如限制使用時間、培養其他興趣如閱讀和做運動,以及在臨睡前90分鐘不用手機,務求讓自己的生活取得平衡,是自己使用社媒,不是社媒操控自己。
據jobsDB早前進行的調查,20.1%打工仔搵工跳槽時考慮薪酬,13.1%着眼工作與生活平衡,反映他們愈來愈重視生活質素。
▲ 要改善員工睡眠不足問題,企業宜考慮採取措施增加員工休息時間。(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