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人有人味
世情館
發布時間: 2019/12/13
席間,友人對着大啖黃皮老虎斑說:「正,魚有魚味!」
其他友人當然不放過他,說:「係呀,雞有雞味、牛有牛味、豬有豬味。」
醫生也加入:「人有人味!」
雞鴨豬牛的獨特味道,主要源自其基因加上環境和飼料,比方說,走地雞跟籠養雞雖基因相似,但走地雞除可以隨時運動伸展筋骨外,還能享用昆蟲野草,雞肉當然更加煙韌彈牙,雞味濃厚。
人類,也有其獨特味道,亦是基因跟環境的結合物,在困境中,人類味道飄香飄臭,會因人而異。
見到路人被打到頭破血流,反應如何?
有同理心者會感同身受,冒險挺身而出嘗試保護傷者;有同情心者會動惻隱之心嘗試施救,但當然也有怕事者視而不見避之則吉;有心裏充滿着仇恨者會落井下石,加多兩腳以洩心頭無名火。
作何反應很大可能跟過往經歷和環境所見所聞相關,活在愛護環境中的,有較大機會找到同理心、同情心;在暴力環境下成長、生活的,便輕易動以武力。
孟子《性善說》強調人的「善」源自「四端」,包括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相信「善」是人類基因一部分--只要願意尋找,便能找回心裏那份惻隱和羞惡;只要對自己誠實,便能分辨是非和掌握辭讓。
人需要有人味,正是那人情味。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