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基層童在家學習 需互聯網普及
發布時間: 2020/09/08
受疫情影響,網上上堂已成兒童生活一環,但有組織發現,基層兒童普遍缺乏電腦及上網裝置。外地已有計劃增加網絡覆蓋率,本港亦應加強為有需要家庭提供援助。
2成基層生家中沒WiFi 礙上課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日前發布一項調查顯示,雖近100%基層學生都需要上網學習,但多達80.2%沒有合適的電腦裝置,例如電腦或平板電腦。
此外,有18.6%基層學生家中沒有WiFi,需要利用手機數據上網,但有時會因數據不足而導致無法上堂。
疫情期間,本地基層兒童飽受無網之災,聯席今年3月一項調查發現,有小學生雖然獲贊助電腦,但仍需要借鄰居的WiFi上網課,但網速過慢導致需要放棄部分作業。
本地傳媒亦有報道指,有基層學生因家中沒有WiFi而每周數日需要出門到學校門口借用WiFi上課,更有校生無奈之下,到便利店使用限時半小時的免費WiFi。
上網已被聯合國列為一項基本人權,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更在2013年裁定,國民若家中斷網可控告網絡供應商。當地政府大力推動寬頻網絡發展,現時全國97%人家中都有寬頻;英國工黨去年大選期間便曾提出,要參考德國為全民提供免費寬頻例子。
南韓首爾早在2011年已開始在全市各公眾地方陸續提供免費WiFi,市政府去年更準備斥資1,027億韓元(約6.7億港元),在2022年前做到全市都有免費WiFi可供國民及旅客使用,作為其智慧城市發展的一環,同時應對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的問題。
本港的政府場地等公眾地方已有免費WiFi可用,但仍有明顯改善空間,有政黨調查發現,曾使用此類免費WiFi的市民當中,近8成認為覆蓋率及速度不夠。
港免費WiFi 覆蓋率速度不足
為應對基層兒童上網學習困難的問題,港府亦有透過關愛基金及上網費津貼,嘗試紓緩有需要家庭這方面的經濟壓力,亦有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作推出在家學習網寬支援計劃,惠及未能用到高速上網服務的學生。
聯席建議,港府應將關愛基金電腦津貼的受惠群擴闊至所有清貧中小學生,並透過關愛基金「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協助基層家庭購買電腦裝置。
本港民間已有多個企業及團體在疫情期間,為基層兒童提供免費電腦,例如Microsoft與多間慈善機構合作,將捐贈的舊電腦翻新送給有需要的學生,中電及中銀亦有此類電腦捐贈計劃,應付短期內的網課需要。
然而,除了電腦裝置外,疫情更凸顯互聯網是生活必需品。長遠而言,政府在未來還需加緊擴闊網絡覆蓋的範圍,減少學童的數碼鴻溝。
▲ 政府未來應加緊擴闊網絡覆蓋的範圍,減少基層學童的數碼鴻溝。(資料圖片)
撰文 : 黃凱迪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