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飛機發明者 你不知道的萊特兄弟

評論

發布時間: 2021/04/09

分享:

分享:

昨天說到本月11日,人類將會進行史上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飛行。美國太空總署(NASA)執行尋找古老火星生命痕迹任務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攜帶到火星的無人直升機「創新號」(Ingenuity),將在火星嘗試受操控的動力飛行。原來,人類史上首次以飛機雛形,持續受控動力飛行的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也將「參與」這次創舉。1903年,由美國萊特兄弟建造、史上第一架可控動力飛機「萊特飛行者」(Wright Flyer)的一部分,黏貼在創新號上,準備和創新號一起飛,讓萊特兄弟的精神,和創新號一起遠征火星。

「萊特飛行者」 將第三次上太空?

所謂「萊特飛行者」一部分,是指飛行器左下機翼一小塊大約郵票大小布料,由蒐藏許多與萊特兄弟相關歷史文物和資料的卡里隆歷史公園(Carillon Historical Park)捐給NASA。今次並非人類寶貴遺產的「萊特飛行者」第一次上太空,1969年載着首個登月者岩士唐(Neil Armstrong)的阿波羅11號,帶了飛行器一小塊木頭和一小片布料隨行;1998年,美國首位繞地球飛行的葛倫(John Glenn)乘坐的發現號穿梭機,亦帶了一小塊布。

1903年12月17日,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及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創下不朽壯舉。兩人先前以擲硬幣決定,誰來第一個駕駛「萊特飛行者1號」飛上天,哥哥威爾伯擲贏打頭陣,3天前試飛但失敗。到17號當天早上,弟弟奧維爾駕駛兄弟倆自行研製的「萊特飛行者1號」,從北卡羅萊納州小鷹鎮(Kitty Hawk)殺魔丘(Kill Devil Hills)的沙地上起飛,那裏有從大西洋持續吹來的海風,「飛行者」飛了12秒,推進36米。

當天兄弟輪流駕駛,共飛了4次,哥哥威爾伯最後一次持續飛了近1分鐘,距離約260米。兩人成功飛起了一台比空氣重的動力機器,而且是可自由控制的穩定飛行,開啟了人類飛行紀元,但只有5個人親眼見證。萊特兄弟拍攝了照片,希望媒體報道,但不少媒體認為飛行時間太短、飛得低,沒太大報道價值,鎮上的人亦沒有大反應,政府亦無留意。

萊特兄弟舉世皆知,人人小時都略知一二,只要有點基本常識,都會答出兩人在飛行的貢獻。他們雖然不是進行航空器飛行試驗的第一人,有人早過他們飛,但卻墜毀。他們首創使定翼機受控飛行的控制系統,從而為現代飛機的應用奠定基礎,簡單說就是發明「第一架飛機」,但他們拒絕公開展示,也不願提供更多消息,當年給人的印象,就是不知葫蘆裏到底賣甚麼藥?他們倆是怎麼樣的人?本文將介紹也許大家不知的萊特兄弟其人。

兩人出生貧困家庭,家中不時缺電缺水,父親很愛惜他們,鼓勵他們看書增長見識。1878年一個晚上,兩兄弟還是少年時,父親帶了一份禮物回家,是以那種酒瓶塞軟木,加上竹和紙製成的模型直升機,父親以橡筋一彈,它便通屋飛,碰到天花後再飄一會才落在地上。兄弟倆被這架玩具直升機迷住了,更重要的是,點燃了他們對飛行的熱情。

兩人學歷都不高,連中學文憑都沒有,1890年代他們經營印刷店,還出版過周報和日報,但只是很短日子,之後改開單車維修及買賣店,賺到的錢花在飛機設計實驗上。他們全部靠自己,自製小型風洞進行大量實驗,蒐集比前人更精確的數據,從而設計出更高效的機翼和螺旋槳。他們注意到飛行平衡控制的重要性,想到控制翼尖的扭和轉,便能保持飛行器的平衡及方向,他們在主翼前端裝小型翼,作為升降舵穩定機身上下動作。為了找出螺旋槳最佳形狀,他們用風洞試驗,將螺旋槳視為小型旋轉翼。可能童年習慣節儉,他們花了3年,一手一腳自己設計並製造出一架非動力滑翔機,後來一架使用鋁銅合金製造引擎的動力機,都只是花了約1千美元,當年另一位發明家用了70,000美元造飛機想上天卻失敗了。

談到性格特長,兩兄弟同樣具備決心及專注力,但都不喜歡面對公眾,尤其弟弟在機械方面天份很高,亦很具創意,但喜歡待在家,間中玩曼陀鈴自娛。後世有流傳指他患有自閉症,亦有觀點指出他只是較害羞,不習慣面對媒體,但他和妹妹嘉芙蓮(Katharine Wright)很能溝通。兄弟倆均沒成家立室,以工作為伴,哥哥威爾伯曾對記者說,沒有時間同時顧及妻子和飛機;弟弟奧維爾則非常愛護妹妹,有關兄弟倆的傳記說,當嘉芙蓮52歲成婚時,奧維爾非常沮喪,拒絕參加婚禮,之後兩年不肯和嘉芙蓮說話,直至她患上肺炎臨死前。

航空事業創舉 卻不喜面對公眾

在航空貢獻上,內向的弟弟可說是工程領班,哥哥則擔當發言人,以及將發明商業化的角色,不過他被指缺乏商業頭腦。兄弟倆在1903年底作出創舉,讓世人知道他們的飛行距離和控制能力,超過任何當時的競爭者,卻沒多少人知道;又花了兩年,1905年10月,哥哥駕駛「飛行者3號」飛了近40分鐘,38公里。萊特兄弟已發展出世上第一架真正實用的飛機,但這僅僅是後世歷史加諸的桂冠,因為當時仍然只得極少人知,依舊避開媒體鎂光燈。

哥哥的如意算盤是將飛機賣給不同對象,包括美國軍方、法國人、英國人等,但若沒有先簽下合約,他們便拒絕展示飛機性能,保持隱秘。這做法招致媒體質疑、顧客退縮,在同行及大眾之間也得不到良好評價,說兩人在「吹牛」。結果在1908年8月8日,在法國勒曼附近的賽馬場,哥哥駕駛飛機來回進行數趟飛行,展現出前所未見的飛航,兩人成為受歡呼英雄。

英雄不易當,尤其當時飛行拿命搏。大約1個月後,為了賣一款雙座位軍用機給美軍,弟弟駕機示範,升空幾分鐘螺旋槳裂開,飛機從離地約40米高墮地,弟弟斷腳和肋骨,背部及臀部受傷送院,同機觀察的26歲軍官身亡,成為歷來首個墜機死者。由於飛行有危險,萊特兄弟答應過父親,兩人不會同坐一架機飛,以免同告遇難,不過有一次例外,在父親同意下,1910年一天,弟弟駕機,哥哥當乘客,一起遨遊藍天6分鐘。萊特兄弟後來靠出售飛機設計及硬件致富,亦開辦飛行訓練學校。隨着金錢與更多天才投入這個新產業,航空領域的興盛局面很快超出萊特兄弟控制。

1911年時,已經有多家公司製造出比他們更安全、更快的飛機。哥哥於1912年死於傷寒,獨留弟弟與競爭者對抗,以及打曠日持久的專利侵權訴訟。弟弟活到1948年,77年歲月中,見證航空業多個里程碑,例如噴射推進技術和火箭的出現,亦目睹二戰中轟炸機帶來的破壞。飛機本身沒生命,破壞乃人為,世上有不同人,萊特兄弟也不一樣。奧維爾說過,低估了人類的恨意,以及將好事腐化墮落為邪惡的能力,但他不後悔發明了飛機。

撰文 :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 寧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