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談談麒麟骹
發布時間: 2021/06/23
約20年前的《風雲》電影,故事情節及電腦特技十分出色,至今偶然重溫,仍覺精采吸引。話說情節中郭富城飾演的步驚雲因衝突痛失手臂,及後被駁上麒麟臂,因而因禍得福臂力大增,最終得以手仇人雄霸。故事中麒麟臂孔武有力,而現實中在我們體內其實亦有兩個以麒麟為名的部位,一樣力量巨大,幫助跑跳,那就是麒麟骹為名的髖關節。
髖關節位於腹股交接處,為人體內最大的球窩關節結構,站立時已需承受身軀大部分體重,更甚步行或跑跳中受數倍體重不斷的衝擊,容易耗損,故為銀髮族中最為初見及常見的關節退化部位;或見於經過度訓練或曾受傷運動員,出現不同程度的髖關節退化現象。
髖退化可見腹股接處的外側區域疼痛,患者自覺早上關節活動僵硬,但稍運動後髖動作變得順暢,久坐休息後故態復萌。由於髖為球窩狀結構,關節可容許前得左右及旋轉動作,但髖退化者可見各方向活動幅度變窄,活動時髖外側每每作痛,日常動作好不方便。X光檢查可發現髖關節間隙收窄、軟骨耗損,而關節邊緣亦作骨刺樣增生,相鄰硬骨骨質密度下降,診斷影像呈半透明狀。鑑別診斷需分辨股骨頸壓力性骨折、小腸氣、坐骨結節滑囊炎及盆骨關節痛症等。
另一方面,髖關節尤為老人跌倒時最為常見的下肢骨折部位,視手骨折接近大腿骨幹或髖球窩端,以決定鑲嵌鋼板固定或置換人工關節處理,兩者手術後大多能回復受傷前的活動能力。
在處理方面,由於髖關節位處深處,故多作短波深層熱療,電療或衝擊波治療,或各式拉筋及肌肉阻力訓練。對於疼痛程度較高而活動不便者,或體重較重人士,可考慮水療運動,借助水力減低運動時體重的影響。髖關節退化若長期嚴重影響生活及步行,應與醫生商討往後手術可行性。
轉眼間一個20年,近月另一經典《尋秦記》已開拍續集,這邊廂也冀盼風雲二的成事,且看步驚雲麒麟臂的後續經典。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