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不是坐骨神經痛

健營坊

發布時間: 2024/07/31

分享:

分享:

坐骨神經痛是令不少人困擾的腰腿痛成因,但事實非所有腰腿臀痛皆是坐骨神經痛。針對不同腰臀腿成因,才能對症治療或運動,不再過舉凡皆坐骨神經痛的提心吊膽日子。

正如上周介紹的閉孔神經痛,腰腿臀痛其實成因多種,不同疼痛成因典型症狀不同,這有助鑑別看清,例如坐骨神經痛提腿會痛增,腳掌抬高無力;閉孔神經麻痺腿內收無力,大腿內側麻痺;股外皮神經麻痺者於腹股溝處現壓痛,大腿前外側麻痺;臀上皮神經痛可於背中央旁開約3吋位置的髂嵴上發現明顯壓痛點;臀下皮神經麻痺則於坐骨處出現明顯感覺異常。

除不同神經麻痺的症狀區域不同外,鑑別亦可參考肌力異常及腰胝活動能力。例如有些神經會同時負責收縮肌肉和傳送皮膚感覺,或只負責其一功能。依症狀判斷受影響功能,繼而幫忙診斷受病神經身份。情況如坐骨神經受壓,可見小腿及踝肌肉無力,足背上提無力;閉孔神經麻痺出現大腿併夾無力;臀上皮神經痛只出現臀皮膚疼痛,無肌力異常。

此外,我們亦可自我檢查腰椎活動能力,腰椎凹陷弧度有否變為突出,及左右臀盆骨是否大小相等,及隨彎腰動作變得左右失衡,判斷腰椎或盆骨關節受病。

審因思路更須正視腰臀腿症狀源於脊內或脊旁神經根,或屬已算周邊的神經綫。同時,醫生亦考量磁力共振、神經傳導測試、肌力及反射動作結果等,由病由、病理、檢測、診斷假設,及藥物或物理治療反應,論證受病神經及病因。

就如坐骨神經痛既可因脊內的椎間盤突出,或椎間退化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或已算周邊的梨狀肌勞損痙攣壓向神經所致,故分清不同成因、病位作用於神經皆可致病;或同為臀痛,但無腰椎病理及下肢症狀者,又可以是種種臀部神經綫引壓引起。

所以,勿以他人的症狀對號入座自己情況,適時讓醫生醫者審因論治,查證真正痛因才能「藥到病除」。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