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世界島」大博弈 塔利班成造王者?
發布時間: 2021/09/13
佔地為王的道理誰都懂。地球表面7成是海洋,陸地都是被水包圍的島嶼,亞歐非大陸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資源最豐富一個,是世界的心臟地帶,亞歐在其中尤為重要。誰控制了這個「世界島」,誰就能主宰世界。這就是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Halford Mackinder)世界島理論的核心。
阿富汗生命綫 沙俄大英逐鹿百年
美國戰略家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在《大棋局》(The Grand Chessboard)一書中,進一步演繹,美國身處邊陲,如要保住全球霸主地位,就需要阻止亞歐大國興起支配了世界島。
打開地圖,世界島的中心正是阿富汗。今天,世紀地緣政治劇變似乎正在發生。
現代阿富汗雖然又窮又亂,是個貧瘠多山又難以有效管治的國家,但阿富汗一帶作為世界島的中心,是心臟地帶中的心臟地帶,這十字路口的地緣角色自古以來都非常關鍵。
沙皇俄國與大英帝國,19世紀大部分時間至20世紀初,在阿富汗一帶逐鹿,這段對峙就霸氣地史稱「大博弈」(Great Game),沒有之一,可見阿富汗一帶對兩國戰略何等重要。
沙俄視阿富汗一帶為生命綫。就俄羅斯而言,這個高緯度國家雖大,但缺乏長年不凍港口(易遭封鎖的黑海不計),阻礙了貿易和累積財富,成為地緣致命傷,至今仍嚴重制約俄國作為大國的經濟實力。沙俄在亞歐北方,西接歐洲列強,南臨鄂圖曼帝國,東南則是中國,都難以撼動,只有在中亞經阿富汗南下,能較易通向印度洋建立不凍港。
往後蘇聯入侵阿富汗,也是循着這一思路,結果埋葬了自己。當代俄羅斯吸取了教訓,但從它在敘利亞的佈局可見,尋找不凍港的努力從未停步。
對大英來說,印度殖民地乃「皇冠上的寶石」,阿富汗一帶則為門戶,必須控住。當年印度比今天大得多,包括了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而南面是印度洋、東面是緬甸原始大森林、北面是喜瑪拉雅山脈,這些邊境皆固若金湯,唯獨西面接壤中亞、波斯地區,是伊斯蘭向印度擴張的傳統入侵路綫。
英俄兩國因此注定在阿富汗一帶碰撞。英國多次入侵阿富汗,同樣發現即使軍事上獲勝,無法管住此地,反令自己元氣大傷。時局變化加上新對手德國冒起,英俄遂同意劃定勢力範圍,中間以阿富汗為緩衝,大博弈才告一段落。
美國介入阿富汗,則可謂體現了布熱津斯基的思路。(《大棋局》一書1997年才出版,但布熱津斯基70年代已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
牽動能源安全 影響中巴經濟走廊
美國80年代秘密經巴基斯坦,援助阿富汗伊斯蘭民兵,就是為了阻止蘇聯南下印度洋,稱霸世界島。到21世紀,昔日盟友演變成敵人,美軍入侵阿富汗,既是為了報911恐襲之仇,也是在世界島中心牽制中俄兩個亞歐大國。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的幕僚長威爾克森(Lawrence Wilkerson)曾公開表示,美國駐軍阿富汗原因之一,就是可利用維吾爾人從中國內部製造動盪,哪怕他辯稱美國未有真動手。
美國還一度有更大的野心,希望將阿富汗、伊拉克乃至整個大中東地區,改造成西式民主國家,一舉解決基督教與伊斯蘭千年「文明的衝突」,將世界島心臟納入西方陣營。美國如今正為此吃着失敗的苦果。
至於中國,阿富汗一帶西域地區,同樣向來有巨大利害關係。
阿富汗一帶事關當代中國能源安全。阿富汗不穩,會為一帶一路招牌項目,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構成巨大安全隱患;更具雄心的伊朗、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中國五國走廊,也無從談起。這些項目和構思正是為了便利中東石油從陸路銷往中國,避開馬六甲海峽這別人手上的咽喉。
一帶一路還關乎復興絲綢之路,貫通世界島,重構中國漢唐盛世的一流大國地位。
絲路興盛時尚未地理大發現,世界島即為「天下」,而中國就是天下的核心,經濟規模與綜合國力均為世界第一;當年中亞、西亞也是一片繁華。及後絲路中斷、西方航海崛起,世界權力核心才由陸地轉至海洋、從亞洲移師歐美;現在中國重新崛起,某程度上即代表這過程的逆轉。
美維持軍事脅迫 惟成效今非昔比
今天美國雖已撤出阿富汗,但中美/東西方在世界島中心的「新大博弈」尚未結束,而塔利班的態度看來至關重要。
塔利班上周成立阿富汗新政府,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凍結阿富汗海外資產,實施變相制裁,試圖掌握籌碼迫使塔利班屈服,最終將阿富汗拉入西方軌道。美軍臨走前,以無人機轟炸喀布爾機場外目標,也意味西方這種不顧殺傷平民的反恐模式可能會維持,繼續把軍事介入利劍懸在阿富汗頭上,只是沒有士兵在地上。
只是阿富汗不畏死,以死懼之效果存疑;更重要的是,西方孤立制裁這張網的作用今非昔比。相比遙遠的西方國家有事大可一走了之,中國為首的阿富汗近鄰遠遠更為關心當地。也正是這些近鄰,有力以經濟合作而非軍事脅迫方式,引導戰亂40年的阿富汗重上正軌,使它最終趕上全球化發展快車。
華助經濟民生 保大棋局不生枝節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上周在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表明,待安全等條件具備後,中方願幫助阿富汗建設有助於改善民生的項目,並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和經濟發展。王毅宣布,向阿富汗緊急提供2億元人民幣糧食、越冬物資和藥品,並捐贈首批300萬劑新冠疫苗。塔利班方面在東西方之間,也明顯有意投向東方一營,「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即說得明顯不過。
當然,「新大博弈」勝負還有變數。中國開局雖然有利,但也暗藏了塔利班對華期望過高的風險,而假如阿富汗搞不好再次成為恐怖主義溫床,則所有人皆輸。中國目前也在採取模糊策略,不直接承認塔利班政府、但保持良性互動,最終要建立的相信是實質影響力,確保大棋局不生枝節。
▲ 阿富汗一帶事關當代中國能源安全。阿富汗不穩,會為一帶一路招牌項目,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構成巨大安全隱患。(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