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牙骹不疼痛 不作響

健營坊

發布時間: 2022/09/21

分享:

分享:

昔日高中課文殷海光的《人生的意義》言人為血肉之軀,受物理層及生物邏輯層之所限,但同時追求理想及目標,為真善美而努力生活。口腔情況亦然,牙骹可以咀嚼進食,迎合生物營養需要;但同時可言語讚美,傾訴苦悶或理想。要有良好口腔功能,健全牙骹可謂功不可沒。但凡打開不全、作響或牙骹開或合後偏歪,皆可視為牙骹(顳頜關節)失常。

牙骹關節的活動頗為美妙,在顎骨與顳骨接觸處存在着一可活動的纖維軟骨,並將牙骹關節上下一分為二;上部分者為關節滑動部分,及下部分則作關節旋動。可活動的夾心層樣軟骨隨牙關轉動至一定程度後,始受外翼肌(Lateral Pterygoid Muscle)牽引向前,帶動牙骹進一步向前打開。若下顎骨未能自我轉動,及配合軟骨向前滑動,情況就如舞池中的男女一方,腳步生澀,關節動作遲緩或碰撞失常。

顳骨關節在年輕時甚少因勞損出問題,但可以因類風濕或牙齒對合不齊,見風濕炎症或咬肌緊張。至中老年經千錘萬鑿,點點累積退化痕迹,牙骹軟骨偏離,關節囊纖維化,外翼肌痙攣硬化,出現單或雙側活動受限,活動時而作響,或開合位偏歪,進食或言談後痠痛難耐。

自我審視牙骹方法十分容易:牙骹閉合時不會咬牙切齒,口腔應微合,上下顎牙齒位置以下顎在較後方,上下門牙中央牙縫上下對齊;若張開或閉合牙骹,不應產生活動聲響,左右牙骹活動同步,門牙縫如常對齊如一綫,張口幅度達35mm,約能放入三橫指為宜。另一邊廂,牙骹亦能左右活動「牙聳䚗」,不疼痛、不作響。

當然,牙骹並不能獨善其身,曾有關聯性研究發現牙骹關節患者常伴見肩寒背、腰曲過度及膝外翻,其之間關係可能因果遞償。按筆者經驗而言,不少牙骹痛患者確有頸椎病,其中更常見上頸椎病問題。故此,牙骹痛應被理解為骨骼肌肉系統及姿勢,或牙齒問題的冰山一角。中老年患者更應注意到缺牙、脊椎退化及側彎,以及下肢變形長短腳問題會否誘使產生牙骹問題。對症下藥,不再頭痛醫頭,牙骹痛醫牙骹。

撰文 : 盧文健 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理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