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定起點

世情館

發布時間: 2022/11/04

分享:

分享:

想得知未來,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原始願望。甚麼時候可以通關?新任英國首相可支持多久?特朗普會否捲土重來?及早知悉,便能及早預備,定添勝數。可惜,未來只能被估計而不能被知悉。

「醫生,我還能生存多久?」何女士問。這是最常見問題,醫生本應按理跟她解釋,但卻按捺不住,說道:「何太,這已是你六年內第四次問這問題,你教我如何回答?」

第一次是確診早期肺癌動手術後;第二次是復發後開始標靶藥時;第三次是藥物失效要改用第三期標靶藥;這次也是第四次,是因要改用化療。絕對明白並了解她問生存時間是出於擔心,但當六年已過去,便要問生存時間該當從哪天開始計算。

相信無醫生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若有,便毋須這麼辛苦當醫生),醫生只能按統計以生存中位數作估計(Median Overall Survival)。既是統計,便要定下起點,就如賽跑用的計時器(Timer),起步時按下便開始計時,而大部分癌症生存期的統計,均以初診那天作起點。當病人在治病中途,問還剩下多少日子,統計往往欠奉。以何太為例,初診動手術後,醫生可以提供合理估計,第一次復發後也可以,但繼續治療下去,沒有清晰起點,便不可能作合理統計。再者,何太生存時間早已超越中位數,既已超越便不能再用中位數作估計。

要使用計時器,便先要定下起點。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