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三項策略 「酒」向國際
發布時間: 2024/09/24
近日,香港酒類行業協會、香港酒吧業協會等組織成立了「香港烈酒業界爭取減稅大聯盟」,旨在爭取降低甚至取消烈酒稅。
目前,香港政府對酒精濃度超過30%的烈酒徵收100%的從價稅,這不僅使其在亞洲名列前茅,也使香港成為全球烈酒稅率較高的地區之一。然而,推動香港烈酒行業發展的策略不僅限於減稅,還包括如何推廣「健康飲酒」的生活方式,以平衡減稅可能引發的公共衞生問題。
減稅利業界 亦須推廣健康飲酒
此外,作為國際貿易規則的參與者,香港應充分發揮其優勢,牽頭制定中國白酒的國際監管規則,藉此引領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香港可以協助國家推廣酒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善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
自香港特區政府於2008年取消對葡萄酒及酒精濃度不超過30%的酒類的稅項以來,香港酒業迎來了重大發展。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專門從事進口酒精飲料批發的公司數量,從2008年的310間增加到2022年的740間;銷售酒精飲料的專門店數量也從2008年的140間,增至2022年的480間。
業界普遍認為,自2008年以來,酒業崗位增長了14%,葡萄酒的銷售量也顯著增加,並進一步推動了本地旅遊活動、物流運輸以及港口貿易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因此,若香港大幅降低烈酒稅,無疑將為業界創造更多機遇。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白酒逐漸成為本地酒席上的常用酒品,潛在商機無限。
然而,我們也需關注烈酒市場開放對公共衞生可能帶來的影響。2024年,醫務衞生局局長在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出,自2005年的人均飲酒量2.53升增加不到1成至2017年的2.87升。在2019至2022年間,本港的人均飲酒量則呈下降趨勢,世界衞生組織認為這一趨勢與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當局於2018年推行了《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其中包含9項需於2025年或之前實現的目標,其中之一是「減少酒精相關危害」。降低烈酒稅雖然有利於本地經濟發展,但政府也必須增撥資源,向公眾傳播健康飲酒的資訊,以抵銷其潛在的負面影響,實現「治未病」的理念。
除了降低烈酒稅之外,香港還應該協助中國酒企拓展國際市場。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在2021年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上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簡稱「十四五指導意見」),到2025年,中國酒類產業預計銷售收入將達到1.4萬億元。這份指導意見制定了「十四五」時期的十三個主要目標,其中包括實施「世界頂級酒類品牌培養計劃」,以提升中國酒業的民族品牌形象,推動中國酒品牌走向世界,並引領全球酒類發展趨勢。
牽頭制定 中國白酒國際監管規則
指導意見還提出建立產業品質標準化體系、建設專用釀酒糧基地,以及設立「反侵權假冒偽劣工作促進委員會」,整合酒業與知識產權領域的資源。香港擁有先進的檢測認證產業,以及作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優勢,可以為中國酒企提供有力支持。
香港早在2014年就加入亞太經合組織葡萄酒監管論壇(APEC Wine Regulatory Forum),該論壇旨在減少葡萄酒貿易中的技術障礙。2018年,該論壇實現了幾項重要成果,包括:(1)統一葡萄酒進口要求的透明度(出口證明、食品安全及成分、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籤和分析方法);(2)為監管機構提供修訂法規時的最佳實踐範例;(3)促進實驗室測試的最佳實踐。
為了對接國際葡萄酒監管,香港品質保證局推出了「葡萄酒儲存管理體系認證計劃」和「香港葡萄酒註冊計劃」,鼓勵葡萄酒商重視產品來源和保存相關紀錄。這些做法同樣可以應用於未來的烈酒商品。香港的相關部門也積極參與中國白酒的貿易規則制定、對接及推廣,從而協助國際及國內減少中國白酒貿易的障礙。
有趣的是,中國酒業協會在2017年上海國際酒博會和世界名酒價值論壇上評選出「全球十大烈酒產區」,其中包括6個中國城市:貴州遵義(以茅台為代表)、四川宜賓(五糧液)、四川瀘州(瀘州老窖)、江蘇宿遷(洋河)、山西呂梁(汾酒)和安徽亳州古井(貢酒)。另外四大國際烈酒產區則分別是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法國干邑(白蘭地)、美國波多黎各(蘭姆酒)和墨西哥瓜達拉哈拉(龍舌蘭)。
引領國家級酒類非遺 出海拓展
「十四五指導意見」亦提出塑造「世界級酒文化IP」,包括將中國白酒的傳統釀造遺址和活文物(持續使用的窖池)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將釀酒技藝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我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與酒相關的共有34個,其中多數涉及烈酒釀製。
香港現已擁有「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美酒展」等盛事和會展品牌。未來,香港應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來協助內地不同酒品拓展國際市場,同時推廣內地的酒桌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自香港取消葡萄酒稅以來,一直以「亞洲葡萄酒樞紐」和「亞洲葡萄酒交易中心」自居。展望未來,我們應積極致力於建設「國際中國白酒樞紐」,以促進國內外雙循環,發揮更大作用。
---------------------------------
【知識庫】如何減低飲酒危害
•不要空腹喝酒,以免令酒精被快速吸收。
•在飲酒前吃一些蛋白質或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
•認清自己的酒量和各類飲品的酒精含量。
•選擇酒精含量較低的飲品,或加冰以稀釋酒精。
•小口細飲,不要大口地喝,以防止血內酒精濃度急速上升。
•飲酒過程中多喝水,有助於稀釋酒精濃度,並促進酒精代謝。
▲ 香港應積極建設「國際中國白酒樞紐」,以促進國內外雙循環。圖為在港舉行的美酒佳餚巡禮。(資料圖片)
撰文 : 嚴澤航 經民聯港島南支部副主席
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
劉健宇 香港青年聯會會董
欄名 : 知‧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