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自民黨拼經濟是虛 修憲擴軍是實

知‧析趨勢

發布時間: 2024/09/25

分享:

分享:

周一(23日),參加日本執政自民黨黨魁選舉的9名候選人,利用投票前的最後一個假日,展開黨內拉票的最後衝刺。在周五(27日)投票後,勝出者將一併接過岸田文雄的黨魁和首相權杖。

在周一這天,日本「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公布了最新民調,顯示在一般受訪者眼中,支持度最高的前3名角逐者依次為前幹事長石破茂(26%)、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草苗(17%)、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14%)。接下來兩位,是外相上川陽子(5%)、數碼大臣河野太郎(4%)。

但如果將民調範圍局限在自民黨支持者內,前3位排名就出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高市早苗以29%居首,反超石破茂5個百分點,而小泉以23%支持度繼續排在第三。換言之,按照黨內支持者意願,63歲的高市早苗極可能因為贏得選舉,躍身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安倍「三枝箭」 弱勢社群淪犧牲者

這次自民黨黨魁競選,既有史上破紀錄之多的角逐者,又有黨內對女首相誕生的憧憬,使選舉極具看點。但在熱熱鬧鬧的拉票活動下,掩蓋着一個令自民黨人避之則吉的經濟問題--岸田任內終結「安倍經濟學」的超寬鬆路綫,日本央行啟動利率「正常化」,但期間日圓大幅震盪和股市一度崩塌,說明這個轉舵過程一步一驚心。

安倍晉三生前在其政治生涯中3次出任首相,在自民黨派閥政治中長期扮演壓軸地位。2011年東日本爆發311大地震並引發福島核災,安倍翌年二度拜相,推出振興日本災後經濟、以「三枝箭」計劃為核心的「安倍經濟學」,第一枝箭就是大規模量化寬鬆;第二枝箭是擴大國家財政支出;第三枝箭則是促進民間投資。

「安倍經濟學」不僅是受到當時美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在金融海嘯後的量化寬鬆啟發,同時也一如既往貫徹了安倍的政治經濟政策的優先秩序,既通過透支國力來扶持企業生存,寄望振興私企,再惠及社會個體。「安倍經濟學」就像掛在國民身前的誘餌,但當企業並未能按安倍設想,順利推進經濟增長時,社會個體尤其是弱勢社群就淪為了「三枝箭」的犧牲者。

及至岸田上台,雄心勃勃推出「新資本主義經濟」,力求日企為員工加薪,達致「增長與分配的良性循環」,以求增加日本社會的中產階級比例,促進國內消費以推動經濟。但岸田的計劃先後被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打亂,日本完全依賴能源等大宗貨品入口,處於弱勢的日圓加劇了因入口導致的通脹,令企業生產成本上漲,民生百上加斤。

安倍處理新冠疫情心力交瘁而引退後,於2022年7月8日橫死於槍手之下,繼任者岸田文雄上任3年亦鎩羽而歸。雖然本次黨魁選舉角逐者眾,但顯然已找不出具安倍分量的政治領袖,為日本未來掌舵。以有望成為首位日女揆的高市早苗為例,她在安倍任內崛起,是「安倍經濟學」的忠實追隨者,因此估計就算是上任後,其施政軌道也離不開安倍路綫左右。

倘高市上台 或加劇與日央對立

這就使得市場開始擔憂一個潛在風險,即高市和日本央行的政策對立會加劇,從而導致日本金融市場進一步陷入混亂。她在競選期間已經不掩飾對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的不滿,指「現在加息有欠考慮,日圓貶值好處很大。」她還表態反對宏觀經濟政策收緊,稱「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時刻。加稅、抑制財政支出和收緊貨幣政策都是大忌。」

不過,除了高市針對央行加息的惹火言論外,在這次競選中各參選人對經濟和金融議題的關注偏低,反而一如既往對修憲、圍堵中國等自民黨「核心使命」展示出極大熱忱。

9名候選人曾就對華政策展開專題辯論,席間無不競相表態要強硬應對中國,連被視為「知中派」的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都要表忠說:「我雖然與中國關係不錯,但從未作出讓步。」

不僅如此,部分重量級角逐者更公然提出在日本部署核武的要求。例如石破茂稱,日本應與美國「共享核武」;河野太郎亦提出日本應擁有核動力潛艇。事實上,除了上川陽子以日本是唯一戰爭核爆受害國為由,主張慎重看待核武問題外,其餘候選人均持正面立場。

視「國家正常化」 比利率正常化重要

經濟學家們傾向關注東京核心通脹數據,以及圓滙和日經指數的變化,來判斷日本央行的利率走向。但必須注意的是,在自民黨眼中,實現所謂的「國家正常化」的終極目標,遠比央行的「利率正常化」重要。

岸田在2022年提出在5年內,將軍費增加60%,但安倍路綫令日圓貶值,變相令自民黨政府投放於擴軍的經費嚴重打折,相對於國民的生活壓力,這恐怕更可能是導致岸田政府決心結束安倍路綫的關鍵因素。

當年安倍實施量化寬鬆,主要是為了提振東日本大地震後被重挫的經濟,正因為如此他獲得了日本國民高度信賴。而現在自民黨政府已調整戰略目標,藉美國打壓中國之機,全力洗脫二戰戰敗國地位,參與全球軍事、科技和產業等博弈。因此可以說,即使是高市上台,不管她喊出何種經濟口號,最終也只會服務於修憲和擴軍的真實使命。

---------------------------------

【知識庫】甚麼是「安倍經濟學」?

•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一詞,由安倍(Abe)與經濟學(economics)結合而成。

•這是指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再度出任日本首相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試圖以貨幣貶值提高日本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這些政策可概括為「三枝箭」,包括寬鬆貨幣政策、大規模財政政策,以及結構性改革。

•其原理是通過向市場大量注入資金,造成通脹向上、日圓貶值、出口增加、企業收益增長、員工收入提高,最終實現經濟增長。惟實施多年,對經濟增長及刺激通脹的作用有限。

日本自民黨黨魁選舉在即,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左一)或有機會勝選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惟作者認為,即使高市上台,最終也只會服務於修憲和擴軍的真實使命。(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 : 范強 本港資深媒體人
國際時事分析員

欄名 : 知‧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