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A股三軍未動 「東風快遞」先行
發布時間: 2024/10/04
上周三(9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衞隊自成立以來,首次派出一艘軍艦穿越了台灣海峽。日本媒體特別指出,時任首相岸田文雄親自下令,派出「漣號」護衞艦執行這次任務,以抗衡「中國在日本周邊採取的軍事挑釁」。
當天上午,「漣號」從東海一側向南緩慢航行,直至當天晚間才完成通過台海的「創舉」。日本《朝日新聞》分析稱,岸田文雄決定派遣護衞艦通過台海,顯示日本對中國的「嚇阻戰略已邁入新階段」。
然而就在同日上午近9時,中國火箭軍一枚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騰空而起,擊中萬里之外的南太平洋預定區域,是中國自1980年成功試射東風-5型「運載火箭」以來,首次向境外試射洲際彈道導彈。
與日艦過台海「撞期」 岸田沒趣
中國國防部並沒有詳細說明該枚導彈的型號,但外間普遍相信是東風-31的最新AG型,射程達到1.2萬公里。內地軍事專家指出,這次測試的精度比用手槍擊中100米外的蚊子更難,新型導彈的速度和穿透能力較前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日本軍艦戰後首次重返台海,與中國44年來首次對境外試射洲際導彈,居然「撞」到了同一天。日艦在「九一八事變」93周年才沒過多久就現身台海,必然經過事先周密計劃,既要來踩綫又不至於衝鋒太前,充當反華的出頭鳥。因為這個出頭鳥的角色,已分配給菲律賓和綠島,可以讓日本躲在後面。
但中國的東風快遞採用固態燃料,在模擬實戰狀態下,卻也真的不用花太多時間,就可以按掣發射。究竟為何挑了這一天,倒也可圈可點。反正是,日艦在「九一八」後過台海的大動作,迎頭撞上中國測試東風快遞,使得執政進入尾聲的岸田政府很沒趣,當即抱怨說,中國怎沒有事先通知一聲?
北京方面的回應則是,已經通知了相關國家,言下之意,與你日本何關?此次東風試射從路徑上看,估計經菲律賓呂宋島北部上空,經關島附近,落入南太平洋指定區域。從距離上看,中日一衣帶水,射程上萬公里的洲際導彈更沒有理由引起東京擔憂。
那麼,中國此時長弓遠射用意何在?軍事專家們固然集中於探討,中美之間核威懾力量的此消彼長。但圍繞着核威懾最為樸素的真理,卻是「核戰打不得」。東風快遞劃過的萬里長空,說到底是一個以中國為核心,投射的安全半徑也就是在這個範圍內,從中國以至地區整體利益的角度出發,敬希各方不要生亂生戰。
因此,這枚洲際導彈其實是在提醒域內外各方,中國既不是兔子,也不是熊貓,而是身藏定海神針,懂得七十二變的悟空。兔子和熊貓只是悟空其中兩變,接下來變甚麼?回顧44年前,中國首次試射東方-5型,基於韜光養晦的戰略需要,只是宣稱發射了運載火箭。那時中國百業待興,其中一個很明顯的空白就是還沒有A股。
翌日習召會議 部署經濟工作
時隔44年,如今東風快遞劃定的射程半徑,就不能只從軍事意義上看,也要從多元角度,例如從經濟安全形勢來看。就在東風-31AG劃過長空的次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政治局會議,討論全球步入貨幣寬鬆周期下的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接下來中國推出規模空前的提振經濟計劃,A股拋起了狂歡浪潮。
從時間點來看,上周三和四(9月25、26日)兩天,可以說是「A股三軍未動,東風快遞先行」。留意內地網民動向的話,就會發現在這兩天,民間對東風南太平洋試射的關注,和A股的狂歡是「結伴而行」的。有網民甚至笑言,相較於支撑美國地位的美元、美軍和文化工業影響力,現在中國則相應有了數字交易、東風快遞和以《黑神話:悟空》為代表的網絡文化產業崛起。
經濟安全「定錨」 非僅宣示軍力
換言之,東風快遞作為中國戰略安全的「定海神針」,有效提振了市場對經濟安全及前景的信心。就此角度而言它不僅是一場軍事力量的宣示,同時亦服務於為締造和平環境下的經濟安全「定錨」。進一步說,從當今世界的核戰略格局和形勢發展來說,只有致力於將軍事力量投放於促進和平及發展的國家,才有可能是負責任的核大國。
相較於東風快遞先行,A股隨後狂歡,日艦過台海卻絲毫未能對日本經濟提供任何振奮效果。這是否說明,日本的軍事擴張指導思想,已經與國民經濟的需要背道而馳?當東京股市和日圓表現如「過山車」,有幾多國民還在乎能否重拾帝國海軍昔日的光輝?
國家無論大小,都需要面對「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真理。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遵從這條真理,致力改善人民生活,才算得上是「好貓」。如果有隻貓天天夢想自己變成長滿獠牙的老虎,那是思覺失調,會把國家引向失敗的道路。
---------------------------------
【知識庫】「東風-31」知多些
•東風-31(DF-31)是一種由中國研製的公路機動型三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
射程可達8,000至13,000公里,具備攜帶多枚核彈頭的能力。
這款飛彈有多個改進型號,包括DF-31A和DF-31AG,後者的機動性和射程都有所提升。
長度約13至15米,直徑2至2.25米。
慣性導航系統,輔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圓概率誤差約100至150米。
▲ 日本海上自衞隊9月25日首次派出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同日中國火箭軍發射一枚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擊中南太平洋預定區域。(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范強 本港資深媒體人
國際時事分析員
欄名 : 知‧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