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環球競推免費Wi-Fi 港為時未晚?
發布時間: 2017/03/02
德國準備修例給Wi-Fi熱點提供者免責條款,長遠達致全民無密碼Wi-Fi上網,趕上環球普及電子化的浪潮。本港免費上網服務屢遭詬病不足,自然也得多加把勁。
開放網絡 可拉近數碼鴻溝
按照當地原有法例,若用戶下載侵權物品,又或干犯其他罪行,即使Wi-Fi網絡提供者不知情,亦會受誅連,結果酒店、咖啡店等往往不肯開放網絡。德國素以科技工業見稱,免費上網熱點卻遠遜法、英兩國,帶來諸多不便,更恐拖累聲譽。
沒人會質疑城市不該鋪設妥善的行人道和馬路,Wi-Fi熱點及手機充電站也堪稱當今數碼世代國際城市的必備基建,方便公眾獲取交通、泊位、天氣一類即時服務資訊和服務。政府主動提供服務,可拉近貧富之間的數碼鴻溝,也可藉此吸引訪客發掘和前赴景點、食肆消費。
港創科遜德星 僅建設者級別
以小見大,政府對數碼基建、政策的投放,在在反映她多致力以電子渠道改善民眾生活,以及鼓勵科技創新。現屆港府年復年宣稱要發展為智慧城市,但根據國際評估CITIE(City Initiatives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香港於創科發展僅屬四級中第三級的「建設者」(builder),不及德國柏林、新加坡,更遑論屬「前列者」(frontrunner)之首的美國紐約。
現時本港的公眾電話亭若沒拆掉,就在閒置,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卻正跟私企合作將至少7,500個電話亭改建,提供免費Wi-Fi、國內通電、手機充電,亦有平板電腦展示城市資訊、地圖,甚至能靠廣告收入謀利。紐約、台北、東京等地的政府正於地鐵、巴士站和車身設置愈來愈多USB充電站,往往不是乘客也能使用,政府當大股東的港鐵上月底起於13個點增設同樣服務,卻絕大多數設於付費區內,心態迥然不同。
根據施政報告,本港約有1.84萬個免費官方Wi-Fi熱點,較去年中增長1,400個,只是早於2013年遭審計署質疑的郵政局迄今仍未加入,現有熱點亦頗低速和易斷綫。
港擬公私合營 增Wi-Fi服務
猶幸,港府年中開始資助社福機構提供Wi-Fi,也會推動公私營合作於政府場地增設質素較好的免費Wi-Fi服務。是否真的為時未晚?
公私合營固然有機會加速推廣免費Wi-Fi,但港府絕不能劃地自限。除了資訊科技總監提及的先免費後收費模式,也可考慮紐約的改裝電話亭廣告,像日本旅遊服務對公司WAmazing般免費向旅客派上網SIM卡,甚至鼓勵如德國民間組織Freifunk那樣,建立會員制度分享既有Wi-Fi網絡。說到底,Wi-Fi覆蓋從來都是愈完善愈好,沒人會嫌多。
▲ 港府近年銳意發展創新科技,但免費官方Wi-Fi熱點不足、低速、易斷綫,屢遭人詬病,需要急起直追。(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