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爭國際巨企落戶 須防不良副作用

國是港事

發布時間: 2017/11/09

分享:

分享:

迪士尼樂園日前登記派發5萬張門券,短短4小時已吸引33萬人搶飛,港人似有便宜可賺,實際是政府罕有爭取到的承諾,背後實已付出代價。各地城市力爭巨企落戶,須有整全方案增利減害。

迪士尼樂園以一向致力傳揚歡樂、發放正能量作包裝,送出5萬張門票免費抽獎,追本溯源是今年初爭取立法會通過109億元擴建撥款時開出的承諾之一,成本不過3,000萬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認為,中獎者的家庭及友人勢要另行購票,園方甚至能反賺。

不少城市都想靠跨國企業推動經濟,巨企往往因而可令政府讓步。如前商經局局長蘇錦樑就講過迪士尼以「take it or leave it」立場爭取擴建,結果惹火的管理費計算紋絲不動。本港迪士尼樂園歷來蝕多賺少,但美國母公司過往於收入或現時於EBITDA抽成,續穩賺不賠。

《洛杉磯時報》9月報道,南加州迪士尼樂園所在城市Anaheim不滿對方佔盡補貼、免稅好處,卻由市方承擔債務,爭取修改「不平等條約」,包括市方耗費1.082億美元興建只能每年收回1美元年租的停車場,以及以45年免娛樂稅爭取興建星戰園區。

予當地職位收入 基層難分享

迪士尼樂園無疑貢獻了Anaheim近19%職位及43%收入,惟基層難以分享,貧窮比率由80年代的8%,不止倍增至前年的17%。更甚者,《洛時》光是報道已招來不滿,遭迪士尼禁止其影評人參加傳媒優先場,幸得多個影評人協會及同業出手反制才於日前獲解禁。

巨企愛讓城市互鬥找着數。亞馬遜早前高調宣布搜尋地方興建北美第二總部,承諾投資50億美元,15年內創建5萬份平均年薪達10萬美元的職位,吸引美、加、墨三國238個申請,新澤西甚至反開出70億美元天價稅務減扣作招徠。

以行業來說,創科固然比製造業等舊經濟更增值,加州大學經濟學者Enrico Moretti估計龍頭企業帶來聚類效應(clustering effect),提升生產力,意味它招聘1人,可連帶創造5份職位。

要達致多贏 政府須小心規劃

不過,德州大學教授Nathan Jensen提醒,亞馬遜減了稅,總要靠加稅或削減教育或基建開支補足,有機會得不償失。

亞馬遜總部所處的西雅圖7月份樓價增幅達13.5%,足足比次高的波特蘭高上6個百分點,但學者及居民稱亞馬遜於解決住屋、塞車社會問題,暫不及Google、Facebook、微軟積極,會興建廉租屋回饋社會。

巨企能創造就業、拉攏人才及同業,如迪士尼歷年亦吸引了不少國際遊客前來消費,本應是美事,但要達到巨企、政府、民眾多贏的原意,每步都必須小心規劃和協商讓步,更要評估副作用及構思緩解對策,才能預防有突如其來的問題浮現,被敵意垮跨合作、甚至經濟發展或轉型。

國際巨企落戶要達致多贏,政府每步都必須小心規劃和協商讓步,更要評估副作用及構思緩解對策。(資料圖片)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