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歐洲5G威脅 不在華為在自己
發布時間: 2019/07/22
時代如何變化?不久前,電訊業的明日之星才是4G移動網絡,它容讓大規模的數據傳輸和廉價的語音通話。現在5G來了!由於其速度更快(比4G快200倍),配以無綫寬頻網絡更快的數據傳輸,以及最重要是在物聯網下連接網絡物理對象的能力,它可能會激發各種新的數碼創新。此外,預計5G可以更快的反應時間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先進工廠自動化、智能城市、電子醫療和許多其他應用。
還有另一個關鍵的區別。4G之戰基本上是商業性的,專注於創造就業和利潤,但正在進行的5G辯論是關於地緣政治、技術領導和國家安全。在這方面,歐洲必須為新的5G技術開發一種更強大的通用方法,以使自己不易受到安全風險的影響。
目前5G爭議的大部分內容,都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的移動運營商是否應該從中國電訊巨頭華為購買設備。由於間諜問題,美國政府此前已禁止該公司進入其電訊市場(雖然美國尚未能公開證明這一點),並強烈敦促其歐洲盟國也這樣做。
美國和歐洲對華為的立場似乎與其商業利益不一致。通過禁止這家中國公司,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多支持現有的歐洲(和韓國)設備供應商,即使他也抱怨美國對歐洲的貿易逆差(早前,特朗普曾表示可能會對華為的態度有所緩和)。
雖然歐洲各國政府有不同意見,但大多不想排除華為。他們都視為其國內電訊營運商的設備爭取較低價格,比支持5G技術的「歐洲領頭羊」(如諾基亞和愛立信)更為重要。
安全挑戰 軟件比硬件關鍵
無論如何,美國和歐洲的安全問題應該遠超華為和中國政府。新的5G網絡帶來了獨特的安全挑戰,因為它的主要功能取決於軟件,而不是硬件。這使5G比傳統無綫網絡快得多,但也更容易受到潛在的惡意攻擊。
今天的信息技術系統非常複雜:目前的智能手機芯片擁有超過80億個晶體管,操作系統擁有超過5,000萬行代碼。這些系統中,包含來自世界各地的軟硬件供應商提供的組件。實際上,這會為惡意攻擊和數據洩漏創造多個可能的入口,可以利用這些「後門」來獲取設備的控制權。如果無法檢測和監控這些後門,整個5G網絡也可能很易受到攻擊。
因此,關鍵的國家安全風險是,全部或部分5G網絡(或其國家政府)的供應商可以通過一個數碼的「死亡按鍵」(kill switch)清空所有流量,甚至破壞整個網絡的運行。華為設備的大量安全評估仍未能發現任何此類後門。這並不奇怪,華為(或任何其他公司)如被抓到一次將會無得留低,但邏輯上,也不能證明沒有惡意代碼。
將華為踢出門外 並不必要
盡管歐洲擁有自己的5G設備供應商,並且可將像華為這樣的中國供應商踢出門外,但這樣做是不必要的。在許多歐洲國家,華為僅提供移動網絡的一部分。此外,擁有多個供應商可為整個系統提供一些防止「死亡按鍵」風險的保護。
但多元化也構成了一種負擔,因為每個歐盟成員國都有對華為設備執行自己的、通常是完全不同的安全檢查,其中許多只有有限的資源和經驗。如果歐盟機構對所有設備供應商進行統一檢查,則可以更好地確保未來5G網絡的安全性。
更大體地說,歐洲潛在的5G漏洞,主要源於每個成員國都希望將自己的移動網絡置於國家控制之下。例如5G頻率的分配完全在國家層面進行(根據多種不同的規則和條件),這當然使得在電訊行業中出現「歐洲領頭羊」的可能性降低。
此外,針對網絡攻擊的(國家)網絡的防禦,也在國家層面進行管理。歐盟網絡安全局(ENISA)即使在最近的預算增加之後,仍然只有不到200名員工,但其協調作用卻很小。
歐電訊市場弱點 支離破碎
然而,歐盟內部的電訊網絡跨越國界且高度整合,未來的網絡攻擊很可能針對一個以上的成員國,而一個國家受襲會嚴重影響其他國家。因此,歐洲迫切需要一個強大的、綜合的網絡安全機構。
從長遠來看,電訊網絡的整個監管框架,包括頻譜拍賣,應集中在歐盟層面。這最終將創造迄今為止歐洲無法實現的「單一數碼市場」。
歐洲領導人認為,中國的5G網絡設備供應商是對其網絡安全及其發展「歐洲電訊領頭羊」能力的最大威脅,這是錯誤的。歐洲真正的弱點是其仍然支離破碎的電訊市場,以及其缺乏共同的網絡防禦系統,即將推出的5G應該是對整個非洲大陸決策者的警鐘,我們只能希望他們意識問題所在。
...................
(作者曾於IMF工作,擔任過歐洲委員會、歐洲議會、法國總理及財長的經濟顧問。)
www.project-syndicate.org
▲ 盡管歐洲擁有自己的5G設備供應商,並且可將像華為這樣的中國供應商剔出門外,但這樣做是不必要的。(新華社資料圖片)
撰文 : 丹尼爾‧格羅斯(Daniel Gros)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欄名 : 中美世紀博奕
資料提供 : Project Syndicat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