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當上「國菜」 紐約熱狗外交歷史一章

國是港事

發布時間: 2020/10/20

分享:

分享:

昨天說到芝加哥熱狗來源,今天都說一下紐約熱狗故事。據報道,19世紀60年代,同樣來自德國的移民將家鄉的香腸改良,引進到紐約康尼島(Coney Island),Feltman's成為紐約第一家熱狗店,比另一家名揚海外的老店Nathan's Famous還要早半世紀。

未去過當地或許不知,記得每年新聞中的熱狗大胃王比賽,那個贏了多年冠軍的小林尊嗎?他參加的就是每年美國國慶Nathan's搞的比賽,小林尊最高紀錄在12分鐘內吃了54隻熱狗,2007年他終於被一位美國人以12分鐘吃掉66隻打敗。到今年,該美國男子的紀錄已經是10分鐘內鯨吞75隻。

美年吃190億隻熱狗 可繞地球26圈

有一個較普遍的講法,熱狗(hot dog)英文一詞,可能來自美國漫畫家多根(Tad Dorgan)。他在上世紀初一場紐約棒球比賽中,見到小販兜售熱辣辣臘腸狗(dachshund)狀長條香腸包,靈感頓生,畫了一幅漫畫,見到麵包裏夾着一頭「臘腸狗」,但寫說明時想不起如何拼寫源自德文的dachshund,索性直接叫hot dog。不過,後世沒有找到這幅漫畫,所以hot dog英文一詞來源人言人殊。

熱狗在美國與體育關係密切則是眾所周知,曾經有民調顯示,熱狗是球迷們在體育場裏的最愛,63%球迷表示觀看球賽時食物中不能沒有它,排第二的是花生,但只有18%支持。熱狗作為美國快餐文化重要一環,從連鎖貨倉式超市Costco的熱狗套餐一直賣1.5美元可以看出。

據報道,現任總裁以前曾經向超市創始人抱怨,自1985年他們推出熱狗餐以來,售價一直是1.5元,出名便宜,但對公司來說是蝕本行為。然而創始人答:「如果你膽敢提高熱狗價格,我會殺了你。」理由是,這是錢也買不到的公司商譽。現任總裁把話記在心裏,至今從沒有提高熱狗餐售價。

曾經有報道說,美國人每年可吃掉190億隻熱狗,排起來可繞地球26圈。到紐約,走在路上隨時看到熱狗餐車,看着巨大屏幕閃爍着城市冰冷的繁華,有點距離感,好像只有熱狗是可以觸摸並且提供溫暖,重點是不用3美元,都買得起,眼看身邊奢華的高樓,熱狗握在手,才感到一點實在。熱狗車在紐約已經存在逾個半世紀,據說現餘3,000多輛,都受管制,繳納牌費,不同地段費用不一樣。中央公園附近著名的第五大道和第62街交界靚位,據報一年許可費高達29萬美元,意味熱狗車檔主平均一天要賣超過400隻才有一定收入。

紐約餐車文化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時賣的是殼類海鮮,例如生蠔。到19世紀,不同種族新移民增加,街邊小吃才出現熱狗,以至穆斯林清真食品。熱狗不單是街頭小吃,還有過當上「國宴食物」的光輝時刻。2010年,當時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到訪紐約,前市長彭博請他在街頭吃熱狗,大家或者有點印象,但比起1939年的「熱狗外交」,這次熱狗lunch只是「小菜一碟」。二次大戰,熱狗在英美兩國的合作中,作出了一定貢獻。

羅斯福莊園野餐 英王伉儷熱狗宴

當年6月,今天英女王伊利莎伯二世的父母,英王喬治六世與王后伊利莎伯,應美國總統羅斯福邀請訪美,是第一次有英國國君到訪這個前殖民地。華盛頓的官式活動結束後,羅斯福邀請英王伉儷到他在紐約海德帕克的莊園度周末。其中星期日午餐是野餐,據羅斯福圖書館的歷史資料,食物包括熱狗、火腿、凍煙火雞、沙律、士多啤梨蛋糕,飲品包括啤酒、咖啡等。

2012年荷里活電影《當總統遇見皇上》(Hyde Park on Hudson)再現了這個故事,平時錦衣玉食的喬治六世,結果將整根熱狗塞進嘴吃了起來,王后伊利莎伯則選擇拿刀叉切着享用。在華盛頓的正式訪問及國宴後,羅斯福透過莊園野餐,一起品嘗紐約style熱狗這味「國菜」,與英王伉儷建立了友誼。媒體的報道也反映美國民眾對英國王室能夠放下身段,表現隨和討好。

雖說美英戰爭(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已經過去120多年,兩國之間總還存有芥蒂。當時二戰歐洲戰雲密布,美英雙方都有走近的意願。喬治六世作為前宗主國國君,出了名的口吃國王(電影《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一片就是講他的故事),遠渡重洋到美國親善,也是不容易。幸好羅斯福「襄王亦有夢」,「熱狗外交」正正是改變英王在美國人心目中印象的安排,為羅斯福日後開展同英國合作鋪平道路。

3個月後,英國向納粹德國宣戰,基本上已知道美國會支援。其後兩國在二戰締結軍事同盟,對抗德國、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歷史告訴我們,在熱辣辣的熱狗當中,可以找到安慰與希望。

撰文 : 馮兆寧 資深媒體人

欄名 : 美國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