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樽裝水Vs自來水 疫下誰優勝?

評論

發布時間: 2021/01/07

分享:

分享:

中國飲用水企業農夫山泉 (09633) 近日股價升,創始人鍾睒睒更躋身全球富豪榜10大。賣水也可成為首富,與營銷方式密不可分,樽裝水近年亦因健康、衞生形象成各地新寵。

農夫山泉股價接連上升,周三報65元,創歷來收市新高。創始人兼主席鍾睒睒身家更高達938億美元,躋身全球富豪榜第6名,不但超越股神巴菲特,更成為亞洲新首富。

標榜自然健康 吸消費者

從大自然取得水資源幾近零成本,但這並非樽裝水崛起的單一緣故。中國的樽裝水歷史可追溯至80、90年代,由怡寶及娃哈哈等巨企帶頭普及純淨水(即蒸餾水),但鍾睒睒後來提倡長期飲用純淨水或含人工添加礦物質的礦泉水對人體不好,令消費者觀念開始轉變。

農夫山泉此後一直以天然水作賣點,強調水源優質與自然,廣告宣傳中的一句「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在內地早已深入民心。中國內地在21世紀初湧現一大批礦泉水生產商,農夫山泉為保競爭力開始進軍高質市場,例如在2015年杭州G20峰會首度推出高級玻璃樽裝水。

高檔、自然、健康等字眼,對當下消費者最能起作用,樽裝水早在2016年已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包裝飲品,遠超碳酸飲品,與消費者愈趨尋找含糖飲品替代品有關。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研究估算,全球樽裝水市場將在2022年達3,198億美元。

美去年2至3月 需求增半

樽裝水在疫下大行其道,美國去年2至3月期間樽裝水需求大增52.5%,主因當地疫情初期帶來恐慌,導致當地人囤積樽裝水。本港去年疫情之初,市民除搶購廁紙、米等物品,亦常在超市或網上搶購樽裝水。

樽裝水成為疫下新寵,令人寧願花錢購買而非打開自家水喉取水,佐證宣傳與品牌效應之作用。然而,世衞去年強調,並未發現新冠病毒會入侵自來水,因食水經過氯化、臭氧或UV紫外綫處理後,已可殺死病毒。自然資源守護委員會(NRDC)一項長達4年的研究更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樽裝水比自來水更安全或乾淨。

更甚者,樽裝水導致大量塑膠垃圾及微塑膠等環境問題。有得選擇下,仍應以自來水為佳。

本港在疫情之初,市民常在超市或網上搶購樽裝水。(資料圖片)

撰文 : 黃凱迪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