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文章
拜登棄疫苗專利 「很不美國」反助華?
發布時間: 2021/05/17
美國疫情逐漸受控,每日確診回落到3萬至5萬宗水平之際,美國就「疫苗外交」發起大反攻。拜登政府宣布支持放棄新冠疫苗專利,迅速拿下道德高地,而且毋須即時付出。不過放棄專利可說也是兵行險着,非但對眼前全球抗疫實際幫助甚微,更在拜登強調要與中國極度競爭的今天,顯得「很不美國」。拜登葫蘆裏賣甚麼藥?
棄專利需時 低成本搶道德高地
拜登政府放棄新冠疫苗專利,頓時為美國抗疫挽回不少印象分。拜登原本與特朗普一樣,就疫苗高舉「美國優先」,被指只顧囤積疫苗,卻對印度疫情失控反應遲緩,這現在都被掌聲蓋過。放棄專利消息一出,美國「五眼」盟國即時和應,美國才剛剛重返的世界衞生組織(WHO)讚揚這是「偉大時刻」,美國對手俄羅斯跟隨擺出相同姿態,中國也表示期待多方討論。
拜登此次巧妙的外交攻勢,即時成本低得很。華府宣布的具體是,美國會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支持免除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限制。這意味着,美國藥廠的新冠疫苗專利現時仍然有效,沒有隨便讓人生產。
走世貿途徑放棄疫苗專利過程會很漫長。美國動議首先需由世貿成員國達成共識,然後各國需要各自移除法律障礙,讓美國配方疫苗得以另行生產和流通。而生產新冠疫苗其實並非一條「配方」般簡單,每款疫苗都涉及數十以至過百項知識產權,當中有些更未正式走完成為專利的法律程序,因此各國在世貿談判的程序異常複雜,需時多月甚至跨年。
即使撇除這些法律手續,解禁了專利亦不代表其他國家和地區就能輕鬆生產美國疫苗。美國現時兩款主要新冠疫苗,莫德納疫苗,以及輝瑞與德國BioNTech合研的復必泰疫苗,都是走全新的mRNA基因疫苗技術路綫。全球目前只有他們擁有mRNA疫苗產能,第三方就算能夠合法生產,也需要時間引入技術、購買機器、培訓人員、並建立相應的認證機制,方能分享美國放棄專利的成果。
但是,拜登老謀深算的這一着也不無風險;美國的印象分要變為實際得分,背後存在不少局限。
默克爾:僅華有能力 用mRNA科技
拜登政府支持放棄疫苗專利,一方面雖然博得許多掌聲,另一方面其實頂着了美國國內外強烈反對。華府決定自然招惹美國藥業不滿,藥廠在此其中固然是為了自身利潤,但其立場亦不乏理據支持。藥廠除了提出外部世界並無mRNA產能,放棄專利無助增加眼前疫苗供應,還擔心一旦專利解禁,會令各方爭相搶購mRNA疫苗生產原材料和設備,同時影響他們原本的正常生產。而且外方因為缺乏經驗,容易造成浪費,以至影響疫苗質素和安全。
拜登政府決定也遭遇歐盟反彈。歐盟現時是美國以外僅有的mRNA疫苗量產地,源於與藥廠相同理由,對美國提案頗有保留,並希望美方採取切實行動,設法在短時間內增加疫苗供應,以紓緩疫苗短缺與各國分配失衡問題。法國總統馬克龍更點名美國及英國,批評他們應該首先取消疫苗和原材料出口限制。由於世貿機制需要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解除專利,歐盟國家或會成為攔路虎。
再者,疫苗專利涉及科技創新與地緣博弈議題,反對者認為拜登政府舉動損害西方創新動力,並變相幫助中國及俄羅斯等對手。德國總理默克爾指出,放棄專利並非邁向更多更好疫苗的道路。她還表示,中國才有能力運用西方mRNA疫苗科技,放棄專利是幫助中國,而非幫助非洲國家得到急需的疫苗。的確,有份投資復必泰疫苗的上海復星醫藥,已表示擬與BioNTech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生產mRNA疫苗。
技術潛力廣 助癌症心臟病新療法
中美科技鏖戰正酣,美國主動提出放棄疫苗專利,可謂「很不美國」。事實上,mRNA疫苗這全新生物科技產品,代表着美企數十年研究成果。mRNA技術潛在應用層面更遠不只疫苗,有望為癌症、心臟病等惡疾帶來全新療法,現在美國竟願拱手讓出科技優勢,實在令人意外。《華爾街日報》直指,拜登放棄疫苗專利,是尼克遜1971年放棄金本位後實施工資和價格管制以來,美國總統最差的經濟決定。
或者,拜登明白解除疫苗專利實現阻力重重,表態支持只為向藥廠施壓,迫使他們更快與更多外方達成雙邊合作協議,讓美國在保持主導權下,扮演更大全球抗疫角色。就如英國阿斯利康疫苗(非mRNA疫苗)授權印度廠商生產一樣,這類合作既有助增加疫苗供應,同時往往容許技術來源一方保留相當控制權,例如限制對方如何使用技術、疫苗只能賣到哪裏、賣甚麼價格等等。
倘美續保守滯後 恐雷聲大雨點小
只是歐盟在這方面已比美國先走一步。BioNTech上周宣布會在新加坡設立東南亞地區總部,最快2023年在獅城生產mRNA疫苗。美國在疫苗和技術出口方面如繼續保守滯後,拜登政府「放棄專利」最終恐會雷聲大雨點小,未能兌現承諾,令美國在全球疫情下再次失態。
▲ 拜登政府放棄新冠疫苗專利,頓時為美國抗疫挽回不少印象分,迅速拿下道德高地。(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中外廣角鏡